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袁河锣鼓戏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袁河锣鼓戏又称“三角班”,是宜春(古称袁州)地方戏剧剧种之一。明末已有演出,盛行于清同治年间,土生土长,流传广泛,影响深远。演出剧目均以袁州土话为其舞台语言,配之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演出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演出始终以锣鼓伴奏,故有“锣鼓戏”之称。在表演艺术上,主要表现在行当艺术,由小丑、小旦、小生之行当组成,后又增加了净行和老生组成。民国前后,袁河锣鼓在民间非常流行,先后成立了18个有名的戏班子。建国后,在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袁河锣鼓戏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造就了一批有名望的艺人,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演出的主要传统剧目有《补背搭》、《卖花钱》、《翻薯苗》、《熊相公》等。

  袁河锣鼓戏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袁河锣鼓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雍正、乾隆年间。据《宜春县志》载:“上元张灯,家设酒茗,好事者作灯会,扮演鱼龙百戏。”所演之牛灯与茶灯,已初具戏剧性。有渔、樵、耕、读诸类人物的扮演。其中插入春锣、评话说唱等单台演唱。继而表演《太公钓鱼》、《八仙过海》等简单折子戏。唱的民间小调和(川调)、伴奏的是锣鼓和帮腔。这种灯彩表演是袁河锣鼓戏之始。

  到了道光年间,锣鼓戏在宜春民间已经非常流行,演出剧目基本上都由叙事体转为了代言体,有了故事情节,有了人物角色。唱腔方面也实现了单台戏。至咸丰年间,袁河锣鼓戏与兄弟剧种交往增多。与宜春评话的结合,产生了“检板”,与湘剧的结合产生了“高腔”,并逐渐的向专业班发展,给袁河锣鼓戏带来更大的发展,使其日臻完美和成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下,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和提高,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在众多著名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锣鼓戏开始整理其优秀传统剧目,发扬其民主精髓,剔除其封建糟粕。使袁河锣鼓戏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内容健康、艺术性较完美的传统剧目,如《熊相公》、《雕龙宝扇》、《翻薯苗》、《秧麦》、《补背褡》等等。同时也用锣鼓戏形成现代戏剧目,如《红色游击队》、《一盘棋》等,使袁河锣鼓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