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假面舞是在古代人民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目前,关于朝鲜假面舞的起源有多种学说,其中“丰饶祭仪起源说”和“巫俗祭仪起源说”已得到普遍认可。也就是说,最初的朝鲜假面舞是以避邪为目的的巫俗行为,也是农耕社会祈求丰收的祭祀仪式。
据传,朝鲜族假面舞与原始社会人们戴着动物假面表演的狩猎舞蹈或古代人民庆祝战争胜利的军事舞蹈也有密切联系。在朝鲜半岛三国时期,出现了艺术性突出的“假面舞剧”,特别是新罗时期带有佛教色彩的“处容舞”是常常在宫廷大型宴会中登场的代表性舞台表演艺术,后来到高丽和朝鲜王朝时期发展成为与民俗游戏相结合的、富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乡土艺术。
从朝鲜王朝后半期开始盛行并传承下来的假面舞大体上分为:以朝鲜半岛黄海道的“凤山假面舞”、“海州假面舞”、“康翎假面舞”、“瑞兴假面舞”、“殷栗假面舞”、“载宁假面舞”为代表的西海岸地区假面舞;以“杨州山台游戏”、“松坡山台游戏”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假面舞;以“北青狮子游戏”、“通川假面舞”、“江陵官奴假面具”为代表的东海岸地区假面舞;以“统营五广大”、“固城五广大”、“驾山五广大”、“东莱野游”、“水营野游”、“安东河回别神祭”为代表的南海岸地区假面舞。
朝鲜族假面舞反映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各种不道德现象,生动诙谐地表现了剥削阶级的腐败性和民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嘲讽,批判了僧侣们的破戒行为和封建妻妾制度的不合理性。朝鲜族假面舞充分利用假面本身具有的“掩藏性”、“象征性”、“典型性”和“表现性”,自由反映民众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理想。朝鲜族假面舞包括随着音乐伴奏表演的歌舞部分和以台词为主的辞说部分,但一般前者占据的比重更为突出。
假面制作是假面舞表演的必要前提。朝鲜族假面舞的假面大体上分为只挡住脸部的“假面”和挡住头部全体的“套头”。假面原来是在原始时代以防护或祭司为目的的道具,后来演变成以演戏为目的的造型艺术品。不管是“信仰假面”还是“艺能假面”,都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是古代人民图腾意识及农耕文化的产物。
从朝鲜半岛三国时期到朝鲜王朝时期,假面是“剑舞”、“处容舞”等宫廷舞蹈和民间假面具、农乐舞、踩地神等乡土艺术中必不可少的演出道具。朝鲜族假面舞的假面主要用纸、布、木头、瓢等材料制作。传统的假面制作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在木头或瓢上雕刻后再进行着色;二是先用泥土塑造独特的脸型,再层层贴上纸或布并进行着色,最后刮掉已变干的泥土。
后来,为了减少假面重量,泡沫逐渐取代了木头和瓢。大多数朝鲜族假面舞的假面都夸张、生动、滑稽,这有利于突出朝鲜族假面舞独有的戏剧性和思想性。目前,在延边地区只有安图县拥有这一技能。
朝鲜族假面舞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东北,在安图县长兴新屯得到广泛推广。1994年,安图县的“朝鲜族假面舞”在东北三省朝鲜族民间舞蹈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安图县的朝鲜族假面舞不仅是农家乐中的“杂色游戏”,而且在表演形式上保留了其原有的“游戏性”、“祭仪性”和“土俗性”,成为“祈丰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