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盘鼓原名“大鼓”,是开封特有的民间广场鼓舞乐,与宋代至明代四百年间流传于开封的迓鼓乐密切相关。开封盘鼓一般在集市、祭祀或节庆活动中表演,清代曾广泛用于抗旱求雨等民俗仪式。开封盘鼓有十几人至几百人的表演队伍,表演者在令旗手指挥下,或击打挎在身前的大鼓,或击打大镲、马锣等铜器,在行进中边击边舞。整个表演气势宏大,节奏强烈、热烈明快、威武壮观,展现出中原儿女粗犷豪迈的气概,具有较的艺术感染力。
开封盘鼓的起源是怎样的?
开封盘鼓与迓鼓乐密切相关,考古发现证实,早在北魏时期,北方地区的军队中就已经流行一种叫“迓鼓”的鼓乐。迓者,迎也;迓鼓,意为迎接仪式中演奏的鼓乐,其含义有二:一是说明这种鼓乐主要用于迎送仪式,古代军队中用于迎送贵宾及凯旋庆典,民间则用于迎神求雨等风俗仪式及节日庆典;二是说明这种鼓乐有在行进中演奏的意思。迓鼓都是些大扁鼓,是用襻带挎在肩上或绑在腰前演奏的,可边走边擂,民间称之为“走街鼓”。
北宋时期,迓鼓在开封地区流行,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六月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神生日。到了那天,一大早百戏表演就拉开了序幕,有上竿、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说浑话、杂扮、叫果子、学像生、倬刀、装鬼、迓鼓、牌棒、道术等。当时的迓鼓还只是纯器乐演奏,仍保留着早期迓鼓的特征。
到了明代,迓鼓成为开封民间舞蹈的总称。周王朱有墩(明代杂剧作家)在《黄钟醉花阴》散套中就提到了开封城表演迓鼓的情形:“放烟火,烘烘接太微;舞迓鼓,欢声恰似雷。”在这一时期,迓鼓已经与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人们装扮成各式各样的历史人物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迓鼓的伴奏下踏着节拍而舞,故称“舞迓鼓”。由于这种表演形式较受人们欢迎,舞迓鼓很快就在中原地区流传开来,甚至到了无鼓不成会的地步。清代以后,因迓鼓的鼓面颇似磨盘,故人们又称迓鼓为“盘鼓”,“迓鼓”一词后来也就没人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