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铜鼓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充分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貌。在古代,铜鼓在南方被视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有“得鼓二三,便可称王”的说法。古人曾冒着生命危险追求占有,视其为神器,顶礼膜拜。
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一般分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
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
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
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
迄今为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和收藏的铜鼓有500多面。铜鼓用铜铸造,大小不一,最大的直径在100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余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体形凝重,制作精致。鼓面有浮雕图案,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其中一面直径165厘米,高67.5厘米,重300多公斤,让一个中等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会露出鼓边之外,堪称“铜鼓之王”。
交际、财富象征等最原始的功能已经逐渐消逝,但礼器的神圣性在今天依然存在。壮族先民对铜鼓的神圣崇拜反映了他们的民族心理素质、社会状况、政治、经济和文化。壮族人民在节日、葬礼、祭祀和其他日子里总是敲铜鼓,以表达他们的庆祝或哀悼之情。人们经常在喜庆的节日里用它载歌载舞,在宗教活动中祭拜祖先,祈求神灵保佑,人民平安,食物丰足。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