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锣鼓小牌子是流传在江都市邵伯镇及其毗邻的杨庄、真武、樊川、仙女庙等地区(含邵伯湖西岸沿湖汉江镇)的一种以丝竹和锣鼓相间的民间器乐种类。明清时期,江苏地区的民歌、小调非常丰富,对于发展衍变中的民间器乐不能不有所影响。邵伯锣鼓小牌子正是这一历史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其曲调来源于民间的清曲小唱;另一方面在乐曲结构上又受到传统十番锣鼓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形态。
邵伯锣鼓小牌子的历史沿革是怎样的?
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邵伯锣鼓小招牌一直是当地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的“东岳庙会”、六月十九的“观音会”、七月十五的“盂兰会”,以及春节、元宵节等活动,一般都会有锣鼓小牌子的演出。如迎神赛会台戏前的“开场”或节日场面中的“踩街”等,而此时的商会、粮行及手工业、手工艺行业中都会有演奏者参加到队伍中来,人数往往多达数百余人。
20世纪30年代,邵伯北大街城隍庙附近的翟姓(粮行业主)与程姓(酒行业主)【两家为姻亲关系】两家为了使祖辈的“闹台吹打”技艺(多用于说唱“六书”前后)传承下去,在30多名民间器乐爱好者的共同参与下,正式组建了“同福会音乐班”。此后,乐班除了不断改善演奏乐器的质量与配置外,同时也注意到对传统曲调的改编,使得锣鼓小牌子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20世纪40年代,邵伯锣鼓小牌子先后多次在本地和外地举办的器乐比赛中获奖,还配合过华东军区文工团为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慰问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其乐班成员大部分进入省、市扬剧团成为专业音乐工作者,为扬剧音乐的形成发展作出了贡献。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邵伯镇文化部门对当地的民歌和民族器乐进行了普查、搜集、整理工作,邵伯锣鼓小牌子被正式收入国家艺术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一直以来,江都市政府有关部门将邵伯锣鼓小牌子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对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拨出专项保护经费,用于其资料的收集整理。
当地已经开始建立比较完整的档案,通过文字、图片、音像、数字多媒体等手段,全面系统地将邵伯锣鼓小牌子的历史资料和现实活动情况记录下来,妥善保存和加以利用。通过成立“甘棠文化活动中心”,培养新一代乐手传人,并运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传承邵伯锣鼓小牌子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