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锣鼓是流传于寿县及沿淮周边县市的一种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是古楚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会说话的锣鼓”之誉,在沿淮地区独一无二。所用主锣“钢锣”声音清脆、洪亮,能声播数华里,有着浓郁的楚文化韵味。其表演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宜于参加各种节日庆典活动。
寿州锣鼓有怎样的历史渊源?
寿州曾是楚国的都城,因而寿州锣鼓的起源和楚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文化、风俗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和楚国的发展历史有重要关联,楚国并非姬姓诸侯国,信仰上与其他诸侯国自然大相径庭,比如史载楚人好鬼,而周朝则是“敬鬼神而远之”。又如,楚人好巫,好巫则必然喜欢舞蹈。
舞蹈是楚国的国俗。从宫廷权贵到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都异常喜欢舞蹈,大体可以分为宫廷舞蹈、祭祀舞蹈两种,祭祀舞以娱神为主要目的,在乐器选择上多以钟、竽、箫、瑟等乐器为主,而宫廷舞则在祭祀舞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具动感的打击乐器——鼓。锣鼓乐的加入更是展现了古老东方音乐的特质与魅力。当然,作为宫廷舞的伴奏音乐,先秦时的鼓乐与技法与今天寿县及其周边地区流行的鼓乐有很大的区别,但无论如何,它为寿县锣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以后,特别是唐宋以来,以鼓为特征的音乐艺术在寿州取得了长久的发展,这主要归功于寿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文化习俗。寿州地处江淮腹地,战略地位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光绪年间成书的《寿州志》就将之描绘为“西北之要枢,东南之屏蔽”。战争时期,尤其是南北分裂时候,如南朝与北朝、南宋与金,寿州作为两军交战的前沿,更是战火频频。
一方面,战争给寿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另一方面,战争也使寿州人民养成了豪爽、重义气、好争斗的民风。鼓作为打击乐器,风格高亢、激昂,非常适合于两军交战之时使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仅如此,连年的战争也使寿州人民养成了练武的习惯,练武之风盛行,体现到锣鼓艺术中,便是不少锣鼓节目会伴随一定的武术表演。
寿州位于南北之间,战争年代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平年代则是南北交流的重要场所,因而,寿州锣鼓自然也会带有南方锣鼓的特征。比如,江浙地区流行的十番锣鼓,以音乐细腻温婉而见长,寿州锣鼓中不少曲目也带有此一特征,如《长流水》《拾玉镯》等,这是北方锣鼓艺术中较为罕见的。
寿县锣鼓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形成了由特定班子为组织的表演形式,《寿州志》中载有“旧时,寿县城关有王家锣鼓班,正阳关有邓家班、宋家班”,这表明锣鼓艺术在寿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有规模化表演的趋势。建国后,寿州锣鼓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不仅农村地区有锣鼓队,城镇中的工厂如县水泥厂、化肥厂等也有锣鼓队,各种锣鼓活动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