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日格勒舞是达斡尔族古老的民间舞台,与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习俗密切相关。鲁格勒舞历史悠久,各地不一,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哈根麦勒格”等几种不同的称谓。多为妇女表演的自娱性舞蹈,大多反映达斡尔族民间舞蹈起源于民族先人在深山密林中围着篝火生息劳作的早期狩猎时代。
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鲁日格勒舞是以群舞的形式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兽斗闹的内容及舞蹈形象,舞时一般两人为一组,众人围成圆圈而舞,是以呼号和歌唱来统一和协调众人舞蹈的步伐,节奏,是歌与舞的一体化。
聚集在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人民的鲁日格勒舞又称“哈库麦勒”。它一方面具有传统狩猎歌舞的特征,另一方面有了很大发展,队形多种变化,演唱的新曲增加,歌舞内容更加广泛,衬词更加丰富和独特等,鲁日格勒舞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总称,民间舞蹈种类和形式是很多的,有的模仿布谷鸟体态的布谷鸟舞,有的模仿仿熊和野猪动作的野兽搏斗争,有的表现在山林间采集野菜野果的采集舞,有的表现妇女照镜子,梳头的梳妆舞,有的表现妇女劳动生活的提水舞,摘豆角舞,有的表现男女交往的舞蹈等。各种舞蹈轮番出场展示,逐渐融合起来,也在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出现过类似歌舞剧的请笊篱姑姑舞神的舞蹈活动。
鲁日格勒舞一般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段“比歌”以歌为主,以舞为辅。第二段“赛舞”以舞为主,以歌为辅。第三段“打斗”以打斗为主。舞者随着高声激昂的呼号,振臂挥向对方,彼此打斗在一起,最后决出胜负来结束歌舞表演。
早期的舞神崇拜,表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劳动生活的诸多场景和审美感受,其中有数十首伴随舞蹈的歌曲和呼号。是一项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民族民间文化项目,是达斡尔族人民非常喜爱和珍惜的民间集体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