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是流行于河北石家庄赵县当地的一种稀有剧种,它是在明末清初由梆子乱弹腔发展而成的。历史上,赵县沙河北岸的北王村,曾有着“乱弹之乡”的美誉。这里曾走出了红遍赵州的乱弹名伶“赵州旦”,也曾培养出了侯京雨、张占房、张秀宅、张狗叉等农民喜爱的演员。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二百年过去了,这个村至今仍活跃着一个由二三十人组成的乱弹剧团,他们“拿起锄头是农民,穿上戏服是演员。”在困顿中坚守着乱弹的舞台,传承着祖辈留下的技艺,他们的“吼声”始终不改那亲切的乡音……
乱弹初始于临清州冀鲁交界地带,清乾隆年间由顺德府流传至真定府,被称之为“北府乱弹”,艺人收徒办班传艺,使这门艺术有了较大发展。道光、同治年间,师兄弟闹矛盾,师弟另立山头,对唱腔进行改革,并到威县、聊城一带传艺,至民国年间形成所谓“东路乱弹”,而“北府乱弹”仍保持着乱弹的原汁原味,称之为“西路乱弹”,传承至今,北王村乱弹即属于北府西路乱弹。”
北王村乱弹植根于乡野,成长在民间,乡土气息十分浓郁,具有“风格古朴、表现粗犷、唱腔独特、音乐流畅”等特点。乐队被称为“三文四武”,所谓三文系指唢呐、七孔笛和捧笙;“四武”指鼓、锣、钹和手锣。其唱腔基本保持着清代的音调,演唱以乱弹腔为主,其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慢板、原板以及不能独立存在的大过桥板式(属过渡性板式)等十二种,属板腔体系。乱弹的男女声腔均为真声咬字而假声托腔,十分强调力度,特别是旦角唱腔,除音调较高外,假声时常带“吼”出的喉音,为乱弹的重要特征之一。乱弹腔的唱法是先摆字后托腔,待唱完最后一字时旋律立刻翻高延续托腔,紧接着是乐器(吹管乐器),演奏花过门,其过门的伴奏旋律华丽流畅,比演唱的旋律更为俏丽而富于魅力,这也是西路乱弹的特征。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对昆腔以外的其他剧种统称"乱弹"。京剧兴起之初,有人也称其为“乱弹”,瞿秋白在一篇文章中就曾说过,“不登大雅之堂的‘乱弹’--皮黄,居然登上了大雅之堂。”直到今天,人们在褒扬某些演员能文能武、什么剧种也能唱时,依然称之为“文武昆乱不挡”。这里的“乱”即指昆腔以外的剧种。
河北乱弹戏始于明末,是一个很古老的剧种,主要流传在清河、威县一带。明末清初,随着南北通商贸易的繁荣,此曲系统的西调、西秦腔,伴之“秦优”的戏曲活动,传到枞阳、安庆等地,南北艺人合班,相互融合,产生了“梆子乱弹腔”。乾隆年间,“梆子乱弹腔”在威县和山东临清一带广为传播,成为河北乱弹。早年,河北乱弹与昆曲、高腔、丝弦并称为河北的“昆、高、丝、乱”四大剧种。道光至同治年间,乱弹在民间发展并衍变分流,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流行在山东西北部的临清、夏津、聊城一带;西路流行在河北南部的临西、威县、清河、馆陶等地。后来,西路乱弹艺人到真定(今正定)一带传艺,又把乱弹传至藁城、元氏、赞皇。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河北乱弹的发展时期,班社众多,名伶辈出。1918年和1928年,河北乱弹曾两次赴天津演出。建国后,威县、藁城、隆尧、临清四县先后建主了专业性的乱弹剧团,农村业余剧团也相继出现。乱弹戏剧目计有300多个。威县乱弹戏著名艺人史桂枝,能戏很多,文武老生戏、花脸戏都很有名,如杨家将戏的杨继业,铜锤花脸包拯。l954年威县乱弹剧团还请回老艺人,排演了《临潼山》,参加河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1966年5月,在天津举办河北省中小型现代戏汇报演出,威县乱弹剧团演出的《姑嫂打靶》颇受称道。令人惋惜的是,河北省仅有一个乱弹剧团(威县乱弹剧团),也因故于1983年改唱豫剧。
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河北乱弹逐渐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演出习俗。在旧社会,这些习俗有些是从民间习俗演变而来的;有的是剧团规矩存的;有的豪门争荣华富贵,小家族亦步亦趋,成为习惯;还有一些戏班和恩人,渐渐习惯了互相安慰;其他习俗都是达官贵人、土豪劣绅逼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随着剧院‘改剧、改人、改制’工作的完成,大部分旧习俗被废除。在新的形势下,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形成了一些新的表演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