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沅陵的巫傩文化有哪些神秘之处你真的了解吗?

  沅陵的巫傩文化历史悠久。据宋代朱的考证,“《九歌》者,屈原之作也。昔楚南鄙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荆蛮陋俗,词即鄙俚……屈原既放逐,见而感之,故颇为更其词……”。可见它的起源是很早的。屈原采风沅湘间作《九歌》,正是吸取了民间祀神乐歌的形式,创作出极富表现力的新诗歌体裁,对后代的诗歌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巫傩文化,实为祭祀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亦称巫教文化。《汉书·地理志》曰:“楚人信巫鬼,重淫祀。”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载:“楚国的传统文化是巫官文化,民间盛行巫风,祭祀鬼神必用巫歌。……炎黄族掌文化的人叫做史,苗黎族掌文化的人叫做巫。”苗黎族即盘古后裔,巫官文化源于盘古文化。巫傩文化分巫教文化、傩文化两个部分。

  一是盘古祭天。盘古洞外的山顶,称盘古峰,有一处最原始的祭坛遗迹,那是远古人类祭天的地方,人称盘古祭天坛。盘古峰位置不是最高,但可一览周围百里山川,视野非常开阔,使人油然产生一种“无限风光在险蜂”的豪迈气概。相传盘古常常在此祭祀天神,祈求苍天保佑子孙不被猛兽吞噬,不被病魔折磨,当然也祭祀雷神、雨神、风神。尤其当子孙离家去外地发展,盘古在他们走前走后必来此坛拜祀各诸神。虽然这属传说,不足为据,但可揣测祭祀之俗始于盘古,祭祀文化是盘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传盘古峰还有一种石叫盘古圣火石,只要将此石相互碰击,就会爆发火花,取得圣火。这种办法比后来钻木取火要原始,却与盘古所处时代是一致的。至于盘古洞中的石灶,应该是若干代以后的事。

  二是祭祀盘古。西汉前,沅陵及“五溪”地区的土著人尊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神,是化生万物的始祖,于是,家家堂屋神龛上立盘古大王天地神位,凡有吃食,必先祭盘古大王,然后自食。村村寨寨建有盘古庙、寺、殿、塔等供奉盘古神像,代代相因,直到1949年,部分庙宇遗迹犹存。苗族后裔果熊人,除家祭之外,还举族共祭,对盘古的崇敬尤为真诚。

  盘古死后葬于今沅陵县城沅水大桥南端凤凰山,山上苍松翠柏,果木成林,芳草幽香。建有盘古墓、盘古庙。每年七月二十五日(盘古卒日)、十月十六日(盘古辰日),不论是苗族、瑶族、土家族、白族等,还是汉族,不论是地方官吏,还是老百姓,都云集于此,举行公祭或朝圣,表示对开天辟地始祖的深切怀念。南朝齐黄闵撰《沅陵记》、《武陵记》载:“武陵蛮七月二十五日祭盘古,獠类四集于庙,扶老携幼,环宿其旁,凡五日,祀以牛、彘、酒酥,樵歌欢饮而止。”《辰阳(州)风土记》“盘古寿终后,每岁七月二十五日,獠类四集于庙,扶老携幼,环宿其旁,凡五日,祀以牛豕酒酢,樵鼓踏歌,欢饮而还。”历代相沿,常盛不衰。据《中华古典文学文库·盘古开天》载:“楚国时,当地官史、酋长,仍传承‘荆湖南北路的人们以每年十月十六日为盘古的辰日’,在风凰山盘古庙举行公祭。”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首任辰州刺史樊于盖,亲临风凰山主持祭祀盘古大典,并与民众同吃辰州香寨斋粉、共饮明香米酒,祭始祖,拜圣君,祝丰收,保民安,留下“刺史尊巫教顺民意,五品升四品”的千古佳话。

  明香节是沅陵人祭祀盘古的特有形式。《辰州府志》风俗卷十四载:“十月朔日剪纸为衣,具酒肴奠于祖茔……是月望日农家祀五谷神,曰降香……”。“降香”,又名“跳香”、“明香大会”。于每年秋后的十月十五至十六(盘古辰日)举行。村寨内一般都建有一座名叫“太”(汉译为庙)的顺梁屋,有的叫“丰登殿”,供奉着360尊面目狰狞的吃斋的,“五谷”木雕神像(传说,每神管一天,故有360神),“太”的门边一般书有“造化乾坤恩禄远,劈开日月世泽长”楹联,殿堂阴怖,平常为摆老人棺材和乞丐窬夜的场所。明香时,全寨人集中于此,欢乐两天。

  明香,各户按年轮流做头人,亦有由族长之主持。届时,即“跳香花”(野菊花)盛开时节,村村寨寨,齐凑钱米做香豆腐(水豆腐)、香糍粑(糯米小粑粑)。香糍粑,一则为供品,二则馈赠巫师,三则族人分食。香糍供品式样有“宝塔式”,或酷似狗牛、羊、蛇、龟等形状。

  明香节,由族长或头人主持,巫师执事,全过程分请神、酬神、娱神、送神四个阶段。巫事人村,吹牛角三声。明香即开始。祭的神有天王(至大之神)、地王(辟地之神)、人王(生人之神)、谷王(五谷之神)、山王(众山之神)。巫师说,天王名太乙,地王名伏羲,人王名女娲,谷王名神农,山王名骑龙、骑虎、梅山……数不胜数,有360种之多。跳香舞按动作分,有铺坛、发牌、修宫宝殿、按桥、开天窗、开殿门、请神、娱神等多场。请神要先请“东方太乙”。巫师身着法衣,手持绺旗,南刀(又名司刀)、牛角(弯似半边月的水牛角),边跳边颂祝词,时吹牛角,众人围观。头人或族长代表全族人民恳求神灵,感谢盘古赐福,祈求盘古神灵明年再赐吉祥,五谷丰收,全村平安幸福。到娱神这一场,锣鼓齐鸣,炮铳喧天,巫师狂舞,众人齐欢,场面极为热闹。狂欢之后,头人把锣一甩,男女老幼齐聚于明香殿吃香豆腐、喝香米酒,饮足吃饱而止。第二天,家家户户宴请亲友,相互祝福。感谢盘古赐福,祈求盘古神灵明年再赐吉祥,五谷丰收,全村平安幸福。

  傩文化提倡信奉神明,宣扬因果报应。内容包括还傩愿、傩戏、傩技表演等。

  还傩愿,系苗族祖先祭(傩)神习俗。其神包括天下之名山大川、五天五岳大帝、五官五盟皇后夫人、东山圣公大帝、南山圣母娘娘,俗谓圣公为傩公,圣母为傩母。此俗始于沅陵,盛行于沅水流域。还傩愿的内容很广,包括有因病痛而还者、有因求嗣而还者、有因生育而还者,有因升官发财而还者。祭品有单愿和双愿之别:单愿供粉粑。香米、猪羊各一;双愿则备猪羊各二,鸡鱼三牲。还傩愿一般由法师主持,主人点香烧纸,虔诚地顶礼膜拜,极表感恩之意。

  傩戏,又称傩堂戏,是由傩、傩祭、傩舞发展而来的,它原本是一种驱逐疫鬼的古老的巫术活动,逐渐增加娱乐性成分。傩戏是傩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中国古戏曲中成为一块活化石。傩戏表演要戴上木制面具。面具是这个剧种最突出的特色。正剧前后都有程序化的法事活动。因为它是作为宗教与艺术长期混合的产儿,所以傩戏一般都有宗教、神话的内容。傩戏按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始祖戏,剧目如《搬开山》、《搬土地》、《搬师娘》、《搬先锋》等等;属于酬神还愿的剧种。一类叫正本戏。正本戏分为三种:大戏为传统剧目,如《孟姜女》、《龙王女》、《七仙女》、《庞氏女》等;小戏为地方戏目,如《三宝舞龙》、《蛮八郎卖猪》、《观花教子》、《雷交锤》、《捡田螺》等;折子戏为传统剧目的精华部分,如《梁祝》、《庵堂会》、《楼台会》等。这些剧目民间喜闻乐见,深受欢迎。

  傩戏的唱腔多种多样,主要流行有12大调。傩堂腔有5大调,高台腔有7大调。傩堂腔带有浓重的原始酬神色彩,古风古韵,纯朴自然;高台腔曲调分明,情趣相兼,很容易把观赏者带入一个悲喜哀乐的情感世界之中。

  傩技是傩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巫师门把祭祀和高难度技艺作为祭祀前的表演,以增加祭祀的神秘感,其原意,一是表现先人的农耕文化中的娱神娱人竞技本领;二是以其高难的动作,达到驱邪逐鬼和为人解厄除难的目的。傩技有三四十种,主要有上刀梯、踏火海、踩火犁、衔红铁,吐红火、吃竹签、下抽锅、吃瓷瓶、藏龙卧虎等。福建、湖北、云南等地流行的傩技,内容大体相似,形式略有差别。

  上刀梯(上刀山)在坪坝里立一根高高的旗杆,杆上交错插着数十把锋利的长刀,刀刃向上,寒光逼人。由一巫师从下到上赤着脚板攀登。巫师一边吹着牛角号,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如走平川般爬至杆顶,真乃难以置信。

  踩火犁是古代祭祀活动中的一项内容,就是把灼热的犁刀从炉火中挟出,排成一字长蛇,然后由巫师光着脚板从灼红的犁刀上走过。简直近乎神话,但又千真万确,令人惊叹不已。

  口吐红火由巫师用手拿起一根烧红达1000度高温的红铁棒,送迸嘴里,可用牙咬,用舌头卷,红铁棒冒出的火苗,能吐能吞,令观者目瞪口呆。

  巫神可能在某一段时间蒙蔽了我们对文明开放的视野,但他们没有让我们数典亡祖,真的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繁荣顿开“天门”。这是为了要剔除巫傩文化外表的迷信愚昧的糟粕,巫文化的本质是唤醒我们笑对自然灾害,笑对社会嬗变的勇气和信心。巫傩文化的神灵可以平衡我们不平衡的心理。比如遥远的年代,巫师吹响号角,擂响牛皮鼓,沅陵人民团结一致,为民族的生存而战。这种精神就是沅陵人挖掘出来的民族精神。沅陵正是拥有这颗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巫傩,才让外人产生出无数的歧义,称之为“神秘王国”。但要真正认识沅陵,读懂沅陵,只有你了解了巫傩文化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后,才算真正了解沅陵。解读沅陵有无数种方式,就像你从苦草界上的每一座山上看沅陵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看,你会有不同的风景和感受。然而,通过巫傩文化解读沅陵是最民间、最通俗、最清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