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词又称文词戏、文词腔,流行于东至县、宿松县等地。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6年,文南词被列为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项目。
文南词诞生在距今300年前,原名为文词腔、文曲戏,是三省毗邻地区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其名称是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和南词〉的首字组成。最初的表演,是一人手持渔鼓、击节而歌的沿门卖唱,清末由民间艺人传入宿松,与宿松的灯会歌舞、民间音乐相融合,渐渐由田头地角、街头巷尾的民间卖唱、坐唱,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
迄今为止,文南词己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民族艺术形式,并跻身全国300多种地方剧种之列。2006年,被列入首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又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南词的唱腔很有特色。吸收了长江沿岸的优秀民歌元素,洋溢着乡土气息,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旋律。尤其是曲调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之称。仅现存的大小曲牌就有120余种,其声腔完整,流传甚广。声腔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坐唱时期的“单曲叠用”、“多曲联缀”,到形成正本戏后的板腔体。文南词的唱腔分为小调、文词、南词三大部分。进入宿松后,文词逐渐成为“当家腔”,板式有“正板、慢板、哭板、就板、乐板”等。解放后,经音乐工作者不断整理完善,又分出“老生文词、小生文词、旦角文词、丑角文词、花脸文词”等五种,且又各以圆润的唱腔和音色等特点而异。在音域上还以四度之差分为“男文词”和“女文词”男腔高亢稳健,女腔委婉跳跃。特别是文词中“商”与“徵”的调式交替,突破了本地以“徵”为主的格局,从而大大增色。“南词”过去多为仙道、僧尼驱除鬼魂所用,行腔中又“宫”“羽”互补,所以曲调优雅脱俗,别具韵味。
文南词源于乡土,贴近民间,大量保存着皖鄂赣三省交界一带流行的民间小曲,如“瓜子仁”、“想郞”、“打樱桃”等,至今还在农村流行。文南词之所以能在民间广泛流行,经久不衰,还与盲艺人常在集镇村头广泛演唱分不开。它在走村串户依门卖唱时期,主要是些民间小曲。盲眼艺人们常常连唱带念,胡琴伴奏,又以空弦上的大滑音代替说唱鼓点,颇有情趣。进入集镇搭台“坐唱”时期,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曲艺形式,多由一人〈多为盲人〉操四胡,一人〈多为少女〉主唱,敲锣打鼓者围坐两侧复句帮腔,演绎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兴致来时,台下观众随声附和,气氛异常热烈。与此同时,由于宿松“断丝弦”锣鼓的形成与文南词基本同期,人们对“断丝弦”锣鼓又特别喜爱,艺人们便将其融入到文南词中,逐步淘汰了一把胡琴、一副鼓板的曲艺伴奏形式,极大地增添了它的艺术效果。
文南词有独特的传承方式和特色。早期,文南词是以文词腔为主,由流动的民间盲眼艺人走村串户,沿街卖唱而流行,这种流传范围很广,基本上都是师徒相授。发展初期,文南词又以灯歌、灯戏为传承基础,彩船、秧歌、高跷、莲湘等舞蹈形式被融入进来。随着这些表演形式在民间的不断创作、翻新、完善、提出,文南词的艺术也日趋成熟,逐步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舞台艺术。至发展中期也即成熟期,民间艺人和民间戏班是文南词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这个时期,民间艺人和戏班众多以方玉珍、王梓林为代表,组织了戏班演唱,并收徒传艺。艺人虞正兴创建了宿松第一个文南词戏班,应邀到三省七县巡回演出,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捧。解放后,文南词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导下,才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1957年由文南词改编的《抛绣球》参加安徽省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节目创作奖及优秀演出奖。古装剧目《浪子抛球》参加全国民间舞蹈会演,演职人员受到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中央首长的接见。
文南词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在戏曲领域里独树一帜,真不愧为民间文化的瑰宝。
文南词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又称“文词腔”,流行于宿松、东至等地。这类剧的名称由“文词”、“南词”的首词组成,主要曲调。原为湖北黄梅渔鼓小曲,清末传入安徽省。解放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戏曲形式。文南词有着优美的演唱风格,丰富而独特的表现形式,长期以来扎根于民间,深受人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