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是潮汕文化的瑰宝,是潮汕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是集武术、戏剧、舞蹈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最受群众欢迎的艺术,也成为潮汕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早在明清时期,民间的歌舞一直都很盛行,在各式的庙会等重要场合之上,均可以看到英歌舞的身影。关于潮汕英歌舞的起源,至今中说纷纭,有练武习艺之说、也有秧歌传入之说、亦有专家说是起源于早期傩舞或者是由戏曲中《攻打大名府》的故事演绎而来的。英歌舞作为潮汕特色艺术文化,一直是潮学专家研究的热点,也是潮汕人最重要的传承之一。早在2006年,潮汕英歌舞便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歌舞是一种气势豪迈的民间舞蹈,表演起来气势宏伟、气氛浓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动作威猛阳刚、舞姿夸张震撼、服饰色彩鲜艳、脸谱各式各样、音乐热闹欢快,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观赏性。潮汕英歌舞的风格不仅表现在质朴、刚健、豪迈、敦实、有力,更是在节奏张力的过程中带给人们视觉冲击的享受与满足之感,舞出了潮汕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勇猛向前的干劲,更是舞出了队伍威武豪迈的气势。英歌舞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舞蹈,也是代表着一种承前启后、彰善瘅恶的时代精神。
在潮汕,潮汕英歌舞一般是由36人(天罡)、72人(地煞)或者108人(梁山好汉)组合而成的阵容,因为地域与流派的不同,英歌舞又可分为慢板、快板、中快板英歌。各地域的英歌阵势和敲打风格各式各样,具有独特的表现特色。在当今时代,应该如何满足群众对英歌舞的要求?既要舞得好看,又要舞得有特色?很多队伍都会在原有的槌法基础上制定出一套威猛快捷、姿势优美流畅的动作;在阵型上气势磅礴、变化莫测;又体现出英歌队员“有力”、“刚猛”的人物形象,从而打造出一套属于自己队伍的特色动作。这无形之中再一次促进了英歌舞文化蓬勃发展。
英歌舞队员的服饰是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的。其中最前方的八人身穿戏曲服饰,后队则统一成整齐的黑色、黄色和红色。表演时变化纷繁,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表演英歌不单要吃训练的苦,而且还要化长时间的妆。英歌舞脸谱是古代傩舞面具的一种简化,舞者脸谱一般根据梁山泊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而定,色彩以白色打底,用红、绿、黑、银等颜色进行点缀。脸谱的特征是神秘、凶恶、恐怖,有祭祀驱邪、扬正压邪的含义,也代表着英歌舞的内核。
英歌舞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慢板英歌,节奏自由,动作稳健、朴实、庄严,慢中见势,势中显气;中板英歌,传统味重,快慢结合,舞姿多样,雄壮有力;快板英歌,威武雄壮,场面恢宏,气势磅礴,运槌迅猛,舞姿矫健,阵容壮观。
英歌舞取材于《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的故事。清乾隆《潮州府志》卷十二“风俗”载:“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人挝鼓,每鼓一巡,群歌竞作,连日不绝,名日‘秧歌’。”秧歌的“秧”与“英”潮音相近,民间辗转流传,久而久之,便逐步演变为“英歌”。
关于英歌舞的起源众说纷纭,较为流传的有“及时雨”说、秧歌说和傩舞说三种。
“及时雨”说解释英歌舞的来源是为了求雨,人们打扮成水浒传中的角色,并在木牌上写上“风调雨顺”、“及时雨”等大字。明清初绍兴名士张岱《陶庵梦忆》书中“及时雨”一节,说:“壬申七月,村村祷雨,日日扮潮神海鬼。余中扮水浒……三十六人,个个呵话,臻臻至至,人马称女足而行。……”
秧歌说认为英歌舞由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与鲁西的“柳林秧歌”演化而来,因为山东用双手执双槌各击花鼓子双鼓面,所使用的槌子与潮阳英歌舞所执的双棒槌是相似的,舞蹈语汇所体现的内容以及舞蹈表演程式,也都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说英歌舞是由山东逐步经安徽(安徽形成了打花鼓形式)再经福建莆田(莆田一带在新中国成立后仍有唱英歌)一带传入潮阳的。
傩舞说则认为英歌是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的。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的隗芾教授曾说:“水浒故事至今不过五六百年,从英歌舞所反映的宗教意识与艺术特征上看,它正是由古代傩舞进化而来的。”现在较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其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英歌舞已经成为潮汕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展现了舞者的英雄气概,宣扬正义,歌颂团结,是一次群众性的精神洗礼。其雄浑雄健的表演风格,粗犷豪迈的气概,展现了中华民族豪迈、刚强、团结、拼搏、勇敢的可贵品格。
作为潮汕文化的瑰宝,今天的英歌舞不仅需要创新、发展,更需要传承。它不仅代表了潮汕人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精神,也是联系村民的最重要纽带之一。它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