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为什么说香河中幡是穿越千年的河畔绝技?

  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最初是由京杭大运河(香河段)的漕运船工因受船帆启发而创造的一种文娱项目。以其过硬的功夫、精湛的技艺、精湛的演技、极强的观赏性,成为民间花会的一绝。后又演变成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项目,并出现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名为"中幡会",主要流传在河北省香河县安头屯镇。历史上中幡常出现于节日庆典等表演现场。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巡视江南,从杭州沿运河返回京城途经香河段时,安头屯中幡为其迎驾表演,深得乾隆皇帝赞誉,诏令敕封安头屯中幡会幡面一对,上书"龙翔凤舞",下书"人神共说",并赐黄马褂等全副值式(演出服饰)十二套,另赐打鼓、花钹、门幡等若干。

  清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举办登基大典,颁诏安头屯中幡老会进京参加祝贺,深受咸丰皇帝的喜爱,便颁诏再次敕封幡面一对,上书"风调雨顺",下书"国泰民安",并御赐安头屯中幡会"重兴老会"会名,所有人员值式一套,其中"国泰民安"幡面保留至今。

  安头屯中幡发展至今已积累了成熟的中幡技巧动作一百多个。其中前把幡变换手法包括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盘肘等三十多个动作,后把幡变换手法包括插剑脑件、插花脑件、左插剑灌耳蹿裆牙件等几十个动作。大挎鼓表演内容包括大鼓三十调,每调均有鼓谱,分连打和摘打两类。花钹既可与铛铛、大鼓齐奏,也可单打,还可与铛铛穿插对打。花钹又有单人打与双人打、四人合打、六人合打、八人合打等表演样式。

  中幡表演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罗汉撞钟"、"老虎大撅尾"、"秦王倒立碑"等安头屯中幡表演中的精妙招式,令人叫绝。

  2008年6月,安头屯中幡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成为香河县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2年5月,河北省香河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中幡文化之乡",同时"中国中幡文化研究基地"落户香河。2015年11月,安头屯中幡表演队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6年,香河中幡被评为河北省美丽乡村特色体育品牌项目。

  当下安头屯中幡经常参加国内举办的各种花会表演大赛,深受领导和观众的欢迎,并不断受邀参加国内各种大型活动的庆贺。多年来,经过代代中幡传承人的不断摸索、改进、丰富和完善,中幡表演越来越成为受群众欢迎和喜爱的娱乐项目,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中幡技艺的学习、表演、传承之中,为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安头屯中幡对于凝聚人心、促进邻里和睦、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香河中幡以其高超的功夫、技艺超群、惊险的动作、精湛的演技、极强的观赏性,成为独特的民间花会。在河北民间花会中独树一帜,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娱乐项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香河中幡的演出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