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是一项古老的重竞技项目,两人赤手空拳,按照一定的规则,用各种技术、技巧和方法将对手摔倒。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曾赤手空拳与野兽搏斗,作为狩猎方式之一,这就是最初摔跤的萌芽。
天桥摔跤曾经流行于老北京天桥,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过诸多著名摔跤健将。摔跤作为一种竞技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对抗性质。而天桥摔跤场则是说说练练,虚实结合的表演赛,既有功夫,也有趣味,观赏性极强。
清康熙年间,天桥出现了市场的雏形,清末民国初年(1912年)天桥市场发展很快,先后出现很多撂地演出杂技、武术、中幡、摔跤、戏法、说书的地摊。“撂地”是在平地上支个棚,棚中设板凳座位的演出。其中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红火、最火爆、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主要有沈三、宝三(宝善林)、张狗子(张文山)等艺人率众表演。
天桥摔跤是这些表演中的一种,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朝时京城皇宫的摔跤队——善扑营,既可以锻炼将士们的体格,又可以在重大庆典节日用作表演。原“善扑营”是官办摔跤训练场,跤手称为“扑户”,分头等扑户、二等扑户等等,宫中遇有宴请蒙古诸王时,则令献技,有时皇帝也到场观看。
然而,辛亥革命之后,清朝灭亡,善扑营也随之解散,大量的摔跤手开始自谋生路,这里面就有在后来为天桥摔跤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沈友三的父亲——沈芳,他是一名“二等扑户”。沈芳通过在天桥用摔跤的方式养家糊口。而许许多多与沈芳类似的摔跤手们,也把宫廷中的摔跤运动流传到了民间。
沈芳之子沈友三后来子承父业,他的技艺精湛,很受观众们的欢迎,继业不久就在天桥开设了第一个摔跤场,当时连同跤坛另一位大师宝善林,以及其他杂耍艺人魏德海、陈德禄、张文山、熊德山、张宝忠和单士俊七人被誉为京城“八大怪”。
天桥摔跤的主要目的是表演,所以“花架子”居多,但是沈友三不光擅长表演类的摔跤,对实战性质的摔跤也颇有造诣,他练的跤被称为“细胳膊跤”,现术语称为“散手跤”,是快跤,摔跤掺杂有武术技术,讲究灵巧,即一巧破千斤,真是跤手一扑神鬼难逃。而宝善林练的是“粗胳膊跤”,通过功力压快,技术刚强有劲,以力降十会。这二人就是北京的天桥双杰,名冠京城,流传至今。
比赛开始前,艺人们会照例先“圆粘子”(江湖术语:招来观众之意),他们边喋喋不休地说话,边绕场慢步走,同时穿好褡裢,“褡裢”为数层粗白布纳成的半袖、无领、露胸的跤衣,腰间用骆驼绒绳系紧,下穿深色中式灯笼裤,足登刀螂肚的薄底靴。据说这一扮相,还是清朝“善扑营”传下来的标准运动服呢。
摔跤的装束,仅仅是一件棉背心,后面的棉花极厚,几乎有二寸多的样子,和戏台净角所穿的衬袄差不多,目的是摔倒在地的时候,不致伤了身体。因此他们表演的时候,可以放心大胆地练。
摔跤有各样的手法和门路,如推、挤、倾、轧、绊、背等,并有扫堂腿、鸳鸯绊、野马分鬃、举火烧天等路数。
北京天桥摔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包含了古代军事训练以及民间娱乐的元素,值得我们保存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