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为什么说彝族摔跤是力量与技巧的碰撞?有什么比赛规则?

  彝族摔跤是力量和技术的体现。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最受欢迎、对抗性最强、最受欢迎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是青年人在村寨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传统活动,是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云南省元谋县金沙江南岸小凉山黑彝族(诺苏)地区。

  彝族式摔跤是一代又一代,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在彝族(诺苏)中流行的传统性体育运动,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彝族式摔跤是为抗拒异族入侵,保卫家园,崇尚武功,摔跤成了健身习武的体育,歌颂了彝族人民热爱家园、勇猛善战、开朗豪放的武士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体现出了彝族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较量。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彝语称“诺苏史”。这是小凉山彝族最为普遍的、深受广大青少年男子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摔跤在孩童时期就开始练起,由当地的老摔跤手口传身授、代代相传。通常摔跤在“火把节”和彝族过年时举行,更多的摔跤比赛则是在婚礼之际。结婚时,娘家和婆家都可以请本家族和本村寨中力量最大,技术最好的人参赛。最强壮的摔跤名将会代表男方家和女方家去比赛,胜者个人可获奖励的酒肉、礼物,因而胜者是本宗族本村寨的光荣。各村寨的大力土获得本家族本村寨奖励(牛羊、酒肉、银、布匹等礼物)最多的人,便被视为本村寨的英雄。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比赛有许多规则,如:不能抓扯对方衣裤;不能用力将对方推倒在地或从上往下压倒对方等,违者即使将对方摔倒在地上也不算赢,甚至会被取笑为不懂规矩,今后便再无人与之摔跤。因而在摔跤场上,违规者不多。凉山彝族的摔跤法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一是“缅依”,意为“抱摔”法。摔跤前各自寻一根腰带拴好,然后各自抓好对方的腰带或紧抱对方的腰,一方为攻,一方为守,攻守推让后,由攻方先抱起守方,抬膝作推力,将对方摔在地上,若攻方力弱则守方会反守为攻,将攻方摔在地上。二是“我尔”,意为“胸摔”法。将对方抱起贴于胸前,然后再往后仰屈,致使对方的双脚离地悬空之时,用胸部的托力和肘的推力将对方摔向左右两侧。摔技高超者,还能将对方从前向后翻摔,使对方防之不及被摔倒而败。三是“堵刚”,意为“抱腰摔法”。一开始就把对方拦腰死死卡住,致使对方不能动弹或失去防备能力,然后后退一步,将对方拖向自己,使之跪地或被摔在自己的身下,或把对方拦腰抱起来向左虚晃一下后突然反手向右摔去,若对方没反应过来,则摔得更惨。但不论何种摔法,一般都是被摔在地下或先倒地者为输,同时并列倒地为平,每局比赛以三局定胜负,2比1或3比0为胜。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不赤背,仍着平时穿的衣服。在摔跤场上,开始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出来挑选对手,双方大体相当。对手选定以后,双方将自己的包头解下来或由长老将两条布带分给对方,分别系在摔跤选手腰上,接着双方右脚上前半步站立,将自己的右手从对方左腋下伸出,抓扯对方的腰带,对抱抵肩作好准备,观众齐声叫喊“开始”。此时双方运动员寻找进攻时机而在场内来回退让,四周观众呼喊助兴。两个运动员便顺势抵前退后,轻呼“摔!摔!”两声后开始用劲,双方都力图把对方双脚提起离地,然后把对方摔倒在地取得胜利。倒地者不论臀部或侧身着地都有效,如果双方同时倒地则无效。有时虽然没有把对方摔倒,但把对方提抱起来腾空旋转三转也算取得胜利。比赛一跤分胜负而结束,一直站立,不搞跪撑。

  小凉山彝族式摔跤,不分级别,没有服装,摔跤有很大的灵活性,此处摔跤不仅是两个人争个高低,而且往往是村寨之间山林纠纷和地盘争夺时互相不服,便以摔跤来定是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时,不是以理服人地解决问题,而是双方派出摔跤人员进行较量,在双方交界上举行摔跤比赛,以胜负定是非,胜者为是,负者为非,可见当时没有强大的摔跤大力士,有理也变为无理。这种摔跤定是非因不合理而不能持久,解放后再未开展过。

  彝族式摔跤是一代又一代,以口传身授的形式在黑彝族(诺苏)中流传的传统性体育运动。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彝族式摔跤是为抗拒异族入侵,保卫家园而形成的,摔跤成了彝族健身习武的体育运动,歌颂了彝族人民热爱家园、勇猛善战、开朗豪放的武士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体现出了彝族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较量。

  远古的彝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与之并存的是一些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摔跤就是其中的典范。现在的彝族已经演变为一个山地民族,但是彝族人民的摔跤却经久不衰。它已经成为生产劳动、民风民俗、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必不可少的体育活动,是彝族人民宝贵的文化积淀。摔跤是彝族人民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研究彝族摔跤运动,可以了解到它所折射出来的有关彝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及彝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促进彝族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较高价值。

  彝族摔跤主要由老摔跤手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继承发展。节日当天,老前辈们向年轻人传授摔跤技巧,如绊倒、抱挑、缠腿、过背、穿腿、抱单腿、过胸摔、夹臂翻等。近年来,由于老前辈的老龄化,一些有成就的老前辈聚集而死,他们的优秀技艺濒临失传,面临失传的危险。当前,社会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期。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新兴文化”不断涌现,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使得彝族摔跤这一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巨大冲击,停滞不前。彝族摔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传统体育的消失,是深层次精神传承的中断,是美的早逝。迫切需要采取有效可行的保护措施,使彝族摔跤能够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