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珍珠球是什么?作为满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什么特别之处?

  珍珠球在满语中原名“采珍珠”,满语“尼楚赫”,又称为“踢核”“采核”“扔核”。满语中“核”是“尼楚赫”的约简音,意为“珍珠”。珍珠球起源于满族先民采珠的生产劳动。《满族风俗考》、《吉林史点》有记载,珍珠球起源于满族先民的生产劳动。珍珠晶莹剔透。在古代,它们被视为女性贞洁、宗教虔诚和财富的地位象征,因此受到社会的关注。

  早期珍珠球运动的相关规则现已无从考证了,只能从一些史实文献中获取关于古代珍珠球运动的部分规则。据文献记载,早期的珍珠球运动是根据采珍珠的传统劳动场面设计的,是为了歌颂满族人民挑战自然的无畏精神。比赛采用分组对抗的形式进行,为了增加珍珠球运动的竞技性、趣味性,每支队伍各选出两名队员扮演“蛤蚌精”,各持两片蛤蚌壳,试图用蛤蚌壳阻止对方将珍珠球投入框内。早期珍珠球比赛的场地分为三个区域,中间区域称为“河”,场地两边成为“威呼”区,采珠人在“河”中运动,争夺珍珠球,并试图将珍珠球传递给“威呼”区中的同伴,两名装扮为“蛤蚌精”的队员试图去阻止珍珠球在“河”与“威呼”区间的传递。

  “采珍珠”活动的竞赛方法比较简单,双方对垒,每队出六名运动员,其中一名队员站在一端准备持网捕捞,三名手拿蚌型木拍的队员站在对方捕珠者前面拦截珍珠,其他三名队员下“水”与那队员争夺珍珠,夺到后把珍珠投向自己队的持同人,而对方的触人又要设法用蚌型木拍把投来的珍珠拦截回去,只有把珍珠躲过对方蚌型拍的拦截,把珍珠投入自己队的持网人网里才算得分,测人一次即得一分,投入十分为一局,三局决定胜负(各地的比部法和得分规定也不完全一致)。“采珍珠”这项体育活动对抗性强,又有游艺性。参加比赛的队员个人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具备全队整体配合的战略战术。

  比赛时,水区内双方各有3名运动员负责进攻或防守,进攻者可将球向任何方向传、拍、滚、运,目的是向站在本队得分区内的持抄网队员投球得分。封锁区内有2名持蛤蚌(球拍)的对方队员,用封、挡、夹、按等动作,阻挡进攻队员向网内投球。每队有1名持抄网队员在得分区活动,用拍网试图抄(采)中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球)。每抄中一球得一分。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得分多者为胜队。

  球的外壳用皮革或橡胶制成,内装球胆,表面应为珍珠(白)色。球的圆周长54-56厘米,重量300-325克。球拍为蛤蚌形状,用具有韧性的树脂材料制成。抄网兜口为圆形,兜口内径25厘米。

  珍珠球这一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鲜明生动、多姿多彩。场上攻守往复,银球穿梭飞舞,4只蛤蚌急张忽合,一对抄网频频有所斩获…其紧张激烈、精彩绝妙,令人目不暇接。珍珠球━民族体育之珠,将体育运动之骄健与生活劳作之优美,两者紧密融汇在一起了。

  比赛在长28米、宽15米的场地上进行(场地分水区、封锁区、得分区),每队上场6人。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15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

  1、珍珠球的圆长为54至56厘米,重300至325克。珍珠球运动是从游戏中挖掘出来的民族体育项目。

  2、珍珠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分为水区(内场区)、哈蚌区(封锁区)和威呼区(得分区)。

  3、每场珍珠球比赛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7名队员。

  水区(内场区)内双方各有4名队员负责进攻和防守,进攻者可将球传到任何方向,向抄网内投球争取得分。

  哈蚌区(封锁区)内双方各有2名运动队,持哈蚌(球拍),用封、挡、夹、按等技术动作阻挡对方进攻队员向抄网内投球。

  威呼区(得分区)内双方各有1名手持抄网的运动员,他们的任务是用抄网抄(夺)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球。

  4、比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比赛时间为20分钟。竞赛采用单循环赛制。

  在前四届自治区民运会上还都没有出现珍珠球赛这一项,此次自治区第五届民运会珍珠球是首次亮相。把珍珠球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参加大赛,是一次提高珍珠球竞技水平的最好实战演练,目的是为2003年在宁夏举办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做充分的准备。珍珠球比赛不仅要求水区内的4名队员具有良好的个人技术良好的配合意识,还要求水区运动员与抄网队员默契配合,珍珠球比赛具有很能高的观赏价值。

  战术的基础配合中针对水区队员有采取篮球的传切、掩护、反掩护、策应“8”字绕进等战术基础配合。

  珍珠球的部分动作训练类似于篮球。以持拍为例有:多点移动挡球练习做到手快脚快起跳快移动快。多点移动挡夹球要求连拍队员根据来球的高远情况选择并起跳或后撤垫步起跳。右侧站位练习与左侧相同方向相反。多点移动夹档球练习要求正确应用夹挡技术,对边线界外球和后抛球,采用同侧单拍可增加封锁的高远度;而对前高抛球、中低平球或反弹球,采用双拍夹挡可扩大封锁面。持拍队员移动、转身均要求用前脚掌完成动作,并且转身要尽量减少转动的角度。

  珍珠球运动是在参考篮球、手球规则的基础上制定而成,它具有场地、器材的简易性和游戏形式的大众性等特点,其在水区的运动与篮球、手球运动有一定的共性,而在封锁区持拍防守队员又具有足球守门员和排球拦网队员的特点,因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珍珠球运动的场地面积不大,所用器材较为简单,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除正规比赛需要标准的场地与器材外,比赛可随意在街头空地或别墅花园、草坪之内进行,不受场地大小和地面质地的限制,无论是男女老少,亲朋好友,中小学生,都可以找一块平整的空地,根据场地规定人数进行比赛,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珍珠球运动是综合的非周期性集体运动,其技术、战术系统的实践操作与实践运用过程,是通过在对抗变化着的特定时间、位置、距离、场地、设施、环境条件要求下,运用跑、跳、投等手段来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智力、生理、心理都要承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科学地参加珍珠球活动,对提高人体内脏器官与感受器官的功能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增进健康、发展身体素质、促进心理修养、培养集体团队精神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珍珠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有各种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同时,通过参加珍珠球比赛,参与者可以有效强化战斗意识,敢于进取,学会尊重规则和待人接物,使其竞技心态更加健康,实现身体和人格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