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衡水内画是怎样体现盈寸之间包万象的?以哪些材料为壶坯作画?

  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以玻璃、水晶料器、琥珀等作为壶坯,用特制的变形细笔反手在瓶内画出精妙的图画。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各种题材。格调高雅,笔法精湛,色彩艳丽。可谓“方寸之间,别有天地”。内画艺术分为北京、河北、山东、广东四大流派。京派起源于乾隆时期。“冀派”内画起源于北京的叶派内画。后来衡水内画艺术独树一帜,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汉族独有的民间工艺。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冀派”内画发源于衡水,由于衡水内画艺术独树一帜,被文化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汉族独有的民间工艺。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冀派”内画发源于衡水,由于衡水内画艺术独树一帜,被文化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冀派内画的艺术特点是风格多样、布局巧妙、立意深远、造型准确、精皴细染、色彩典雅,不仅有以国画色为主的国画类型画种,而且还有国画色和油画色结合的表现手法,摹拟多类型多画种的各种画面效果。冀派内画选题以人物肖像见长,特别是婴戏图和百子图最能反映冀派内画鼻烟壶的艺术特点。“冀派内画”的风格可概括为: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

  衡水内画艺术发源于河北省衡水市,衡水内画也称之为冀派内画。冀派内画的开山鼻祖为王习三大师,所使用的工具是金属杆钩小毛笔,颜料为中国画颜料和油画颜料以及丙烯颜料等。

  冀派内画的艺术特点是风格多样、布局巧妙、立意深远、造型准确、精皴细染、色彩典雅,不仅有以国画色为主的国画类型画种,而且还有国画色和油画色结合的表现手法,摹拟多类型多画种的各种画面效果。体现在画种方面有:国画、书法、油画、版画、装饰画等,题材方面有:人物、山水、动物、花鸟鱼虫、肖像、静物、风景等。

  衡水内画在继承京派厚朴古雅的基础上,糅进鲁派细腻流畅的传统画法,又将国画皴、擦、染、点、勾、丝等技法引入内画,将内画技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后来又将油彩加入内画技法,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水彩作画的局限,使内画的图、形、神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壮举。

  衡水内画是中国现代内画的代表。业内人才济济,一级画师十余人,各有专长。他们的作品奔放,诗情画意,人物肖像色彩清淡,层次分明,质感丰富。但目前衡水内画只有王习三师徒传承,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或著述。如果不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来加强管理,这一特色技能将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