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医巫闾山剪纸是怎么通过小纸片“剪出”大文章来的?继承了哪些文化艺术?

  医巫闾山地区的满族民间剪纸艺术主要表现为满族原始的崇拜自然神、祖先神、生殖繁衍、满族风俗等。在医巫闾山地区满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动中,常制作图腾形象,或用树皮、兽皮剪刻神灵形象,或用木头雕刻神灵形象等等。这种仪式造像活动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一种剪纸艺术,既保留了东北满族的人文特色,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萨满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

  医巫闾山历史上是游牧民族和山林民族聚居的地方。流传于游牧民族、山林民族的崇拜自然神和崇拜祖先神的萨满文化,是医巫闾山文化的根基。以动植物图腾和女始祖神“嬷嬷人”为主要内容的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正是发源于自然神崇拜和祖先神崇拜的萨满文化。医巫闾山人的祖先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生活环境中,不时地向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神祈祷,祈祷的神像则是随身携带的神偶。这种神偶是用树皮、兽皮剪刻的,或是用木头雕刻的。当医巫闾山人定居下来后,这种神偶的造型就被用剪纸艺术传承保护下来。满族人的迁入带来了最本源的满族山林萨满文化,融合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社会习俗,为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北方民族的山林崇拜,为医巫闾山保存了茂密的原始森林。民间剪纸艺术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祭祀守护这片山林的自然神——生命树。李淑清等人的剪纸作品《通天树》系列、费连玉等人的《祭树》系列以及汪秀霞等人的《柳树妈妈》、《树娃》系列等,都表现了自然神崇拜和动植物图腾崇拜。

  “媳妇人儿”是山民用剪纸记录下来的远古时期的女始祖神像。侯桂芝老人剪的两个“媳妇人儿”都和柳树有关。其中头上长满果实的“媳妇人儿”,腰上围着柳叶;而梳着纂儿的“媳妇人儿”则手举柳枝。李淑清老人剪的“媳妇人儿”则是由游牧民族的神偶衍变而来的女始祖神。剪嬷嬷人是满族女孩最早学会的手工,用剪出来的嬷嬷人摆家家、做游戏,是她们对日后生活的演练。

  在马凤兰等人的剪纸作品中,医巫闾山的山民就地取材,制作方便生活、美化生活的工具器皿,像“打铁”、“教私塾”、“织布”、“纺线”等,这些曾经最常见的收益,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打太平鼓”、“跑旱船”等剪纸作品,记录了医巫闾山传统的节庆习俗。而“回娘家”、“坐福”、“见面礼”等剪纸作品记录的则是医巫闾山人的婚俗和人际交往礼节。

  医巫闾山大量的民间剪纸继承了游牧民族的萨满文化内容和神偶的造像艺术。这些作品形式凝重、洗练、古朴、粗犷,祭祀符号明确、固定,手法写意、写形、写神、写心,是经过几千年的删繁就简,沉积下来的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信息。与医巫闾山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文化形态一样,医巫闾山的剪纸也形成了鲜明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形式。医巫闾山地区反映物质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剪纸作品,大多以风俗画的布局、大写意的手法、神偶雕刻常用的阴刻工艺,作品气势恢弘、意蕴深厚。既有萨满文化肃穆简洁的神秘色彩,又有农耕文化灵动、饱满的生活情趣。不仅在内容上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在艺术形式上也是多民族艺术特色的完美结合。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的自然神、祖先神崇拜内容,源于医巫闾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构成,记载了北方民族曾有过的与自然界的动植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相依共存的生命状态和文化形态,具有极其珍贵的人类文化学、民族学、民俗性和宗教学的史料价值。其中,记录民俗文化内容的作品展示了医巫闾山农耕社会生活的历史画面,也记录了历史上北方民族与中原地区汉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历程。记录农业生产中劳动技艺的作品记载了人类取于自然、还于自然的农产品制作手艺和由这些手艺创造的简朴、自然的生活状态。

  医巫闾山地区满族民间剪纸内容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萨满文化的山林崇拜和祖先崇拜。随着萨满文化的消亡和老一代民间剪纸艺人的离去,这些民间剪纸的内容也将被忘却,这将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巨大损失。随着社会的转型、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以追忆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传统手艺和风俗的剪纸作品也将消失。

  数百年来,这种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在医巫闾山地区的北宁市、凌海市、阜新市、义县等地流传,世代相承。在许多城乡地区,众多妇女参与剪纸活动,产生出许多技艺高超、成果丰富的艺人,形成祖辈相传的传承谱系。目前,尚有侯桂芝、马凤云、黄连玉、汪秀霞等十余家谱系仍在传承相续。随着老一代艺人逐渐逝去,将后继乏人,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随时都可能走向衰亡。因此有必要制定方案,对这一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实施保护。

  目前,有关部门已采取积极保护措施,支持各县(市)文化馆、站和民俗专家对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进行调查。医巫闾山的民间剪纸在已出版的《寂寞的山神》、《神山医巫闾》、《美术大观》、《收获》等文献中较为详细地记录和介绍了医巫闾山民间剪纸。对已经离世和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民间艺人的作品进行抢救性挖掘,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剪纸作品。以锦州市政府、北宁市政府名义在北京举办“中国·锦州·北镇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展”;为了传承剪纸艺术,在城区和部分农村小学开设剪纸艺术课;各市、县(市)文化馆、站已投入资金对民间剪纸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存,并制定了保护规划,将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正式列入保护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