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嵌瓷,又称“聚饶”、“粘饶”、“扣饶”,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是将许多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瓷片切割成镶嵌形状。多用于建筑装饰,是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建筑装饰艺术。
遍布普宁市境内,流行于粤东许多市县,辐射范围远达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据考,普宁嵌瓷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盛行于清代,清末民初涌现一批能工巧匠。
原料主要有色彩鲜艳而又精薄的瓷盘、瓷碗、瓷碟、瓷杯、瓷盒、瓷片等,以石灰、红糖、草纸调制的灰浆作镶嵌沾合剂。制作工艺借鉴绘画和雕塑技法,根据造型设计分为剪裁和镶嵌两部分,先把瓷器剪裁成用于镶嵌的各式小配件,再把小配件组合成部位,最后把部位组合成整体。组合过程要运用重叠镶嵌、穿插镶嵌等技术,以完成人物、动物、花鸟虫鱼等各类嵌瓷造型。装饰布图多采用对称式结构,有平嵌、浮嵌和立嵌等表现手法,设色多用对比,对比中追求协调和谐,鲜艳明快。
普宁嵌瓷善于按照建筑结构特点,安排富有吉祥寓意的题材装饰,如庙宇、祠堂屋脊正面,多饰以大型的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等;脊头、屋角头多饰以文武加冠的三星图立体人物;檐下墙壁则饰以花卉鸟兽、鱼虾昆虫等;照壁上常饰以麒麟、狮、象、仙鹤、梅鹿等。造型生动细腻,釉彩富丽多姿,质地坚实,经风雨烈日不褪色。
嵌瓷以绘画、雕塑为基础,用专门烧制的彩釉瓷片粘嵌出人物、花卉和飞禽走兽等艺术造型,对庙宇和建筑物的屋顶、墙壁等部分进行装饰。潮汕嵌瓷的工艺技术别具一格,多采用半浮雕或圆雕样式,形象生动,色彩斑斓,质地坚实稳定。在潮汕地区,瓷器作坊往往和嵌瓷工匠密切配合以烧制各种色彩的低温瓷器。这些瓷器复由工匠精心剪取,形成镶嵌所需的瓷片,再以粘合剂将瓷片拼制成局部构件,最后将构件组合出各种表现民俗、民间故事或祥瑞喜庆主题的图案或塑像。
半浮雕或圆雕样式普宁嵌瓷主要以色彩鲜艳而又精薄的瓷盘、瓷碗、瓷碟、瓷杯、瓷盒、瓷片等为原料,以石灰、红糖、草纸调制的灰浆作镶嵌沾合剂。其制作工艺借鉴绘画和雕塑技法,根据造型设计,分为剪裁和镶嵌两部分,先把瓷器剪裁成用于镶嵌的各式小配件,镶嵌次序是把配件组合成部位,再把部位组合成整体,组合过程还要运用重叠镶嵌、穿插镶嵌等技术,才能最终完成人物动物、花鸟虫鱼等各类嵌瓷造型。
普宁嵌瓷的装饰布图多采用对称式结构,有平嵌、浮嵌和立嵌等表现手法,设色多用对比,在对比中追求协调和谐,鲜艳明快。普宁嵌瓷善于按照建筑结构特点,安排富有吉祥寓意的题材装饰,如在庙宇、祠堂屋脊正面,多饰以大型的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等,构图气势雄伟,以大动态大效果取胜;脊头、屋角头多饰以文武加冠的三星图立体人物;檐下墙壁则饰以花卉鸟兽、鱼虾昆虫等;照壁上常饰以麒麟、狮、象、仙鹤、梅鹿等
普宁嵌瓷造型生动细腻,釉彩富丽多姿,尤其质地坚实,久经风雨烈日而不褪色,在年降雨量大、夏季气温高且常有台风侵袭的亚热带地区,为其他装饰工艺所无法代替,是自成一体、独具特色的稀有工艺品种。
由于市场经济、新潮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现代民居建筑的趋势,普宁嵌瓷生存空间大大缩小,嵌瓷艺人的收入低于普通建筑装饰工,导致技艺传承后继乏人,急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