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纱阁戏人,因将各种技法制作的泥塑戏剧人物置于盖着碧纱的木制阁内而得名。明清时期,晋中地区流行纱阁戏人。现藏于山西省平遥县清虚观内的纱阁戏人,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平遥一家纸扎店铺六合斋的民间艺人许立廷所作。当时每阁工价2000文钱。原为36阁,现存28阁,有百余个造型各异的戏剧人物。每个约70厘米高的木阁舞台里,陈列着3到4个50厘米高的戏剧人物造型,有文有武,有坐有立,生旦净丑,样样皆有;形态优美,面目传神,装束逼真。选择剧中众多精彩场景瞬间展现场景,有的张口高唱,有的刀枪对打,道具精致有趣,引人入胜。阁内的横额镌刻着剧名,有的还刻在木阁的地板上。纱阁戏人一般由票号商家出资,民间著名艺人制作。由著名的民间艺人制作。于每年春节和元宵节闹社火时,专门陈列于县城中心的金井市楼内通道两侧供游人观赏。
纱阁戏人的文化渊源,与宋代以后民间丧葬礼仪中的纸扎明器传承有关,与元代杂剧的空前兴盛有关,也与明清时期民间祈子风俗有关,更与平遥晋商大都会的商贸习俗有关。
平遥纱阁戏人作品明清时,平遥是商贾云集之地,当地的纸扎业因丧葬习俗中的攀比之风而兴盛,加上晋商与戏剧票友的推波助澜,纱阁戏人逐渐成为当地的一道文化景观。平遥古城街衢中心的市楼成为展出纱阁戏人的重要场所。市楼底层的平台廊柱间就是展出纱阁戏人的地方,廊柱四周恰好摆放36阁戏人。元宵节期间供人观赏,节后便存放入市楼内。过去当地有新婚夫妇买灯祈子风俗,把蜡烛点燃置放于纱阁前进行许愿、还愿。民间百姓遇有新丧之事,租来几阁纱人放在灵棚两侧,既表达了对先人的安慰,也反映了对民间戏曲的爱好。
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遥纸扎店铺六合斋民间艺人许立廷[1]用普通的纸变幻出鲜活生动的戏曲小人儿,将这些栩栩如生的小人儿放置在舞台造型的木阁内,挂上碧纱罩,便活脱脱成一场场即将开幕的戏曲演出。本着对这些精致小物的喜爱,当地人常唤其“纱阁人人”,简称纱阁。
纱阁戏人的结构可分为木阁、隔断、戏人和道具四部分。木阁形制规范,每阁高77厘米,宽83厘米,入深44厘米。除去木板厚度,内部空间高64.5厘米,宽74厘米,深36.5厘米。木阁前额装饰雀替,以装成戏台模样。木阁顶部与底部木板前方刻有凹槽,设有锁钥,展出完毕可以插板锁闭。隔断包括纱阁后壁与左右题壁,后壁是戏台前后台的分界,多采用三折七屏形式,省略了上下场门。后壁中间上方挂着题写剧名的横额,七条屏间绘有山石花鸟,书有劝世联文。左右题壁都有题记,或为格言或为诗歌,末尾署以店铺名或年月。
平遥纱阁戏人作品戏人所用材料因地制宜,方便可取,先用秸秆、谷草根据剧情需要扎成人形骨架,用铁丝或麻线扎牢,固定在木阁底板上。再用当地的红胶泥塑成头与手足,安插在骨架适当位置。头部与足部由石膏模子成型,然后根据剧情需要修改人物表情,待阴干之后施行涂色化妆。裹纸是制作戏人中最精细的一道工序,麻纸或草纸既廉价又柔韧,是包裹戏人的极佳材料,不同姿态的形体全靠草纸裹紧后展示。
基本形状完成后,要用胶水刷透、晾干,以保持年久。戏人的最外一层用洒金宣纸精心裹粘,服饰的褶皱层次与轻纱般的质感,全凭艺人的匠心与使用材料的技艺。戏人的最后装饰还要经过画脸谱、贴头饰、戴服饰三道工序,主要的工作是上色和贴花。脸谱直接画在脸上,贴花要先在宣纸上画各种图案后剪下粘贴,头饰用草纸制成帽、盔、额巾之类后上色、贴花、簪花而成,制成的戏人,生末净旦丑俱全。
平遥纱阁戏人不仅是中国古代丧葬风俗中造型艺术的典型史料,同时也为山西地方戏曲的发展与流变提供了形象的佐证,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纱阁戏人以其独特的样式、生动的造型以及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已经成为研究传统民间美术和戏剧艺术难得的实物资料。
平遥纱阁戏人的创始人是许立廷,一位熟悉戏曲的纸扎艺人,人称“许老三”。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平遥城六合斋纸扎店的著名艺人许立廷(许老三)制作了36阁纱阁戏人,专门用于春节、元宵节时在城楼内展演,或在民间丧葬活动中在灵前展演。后来的传承人有泥塑、纸扎艺人冀云丽、雷显元等人。平遥纱阁戏人传承人的匮乏以及年轻艺人对传统戏曲知识的缺失,使得平遥纱阁戏人传承面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