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溪瓷烧制技艺是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的地方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枫溪瓷的烧制工艺复杂。一般要经过选料、塑制、翻模、成型、施釉、装烧、彩绘、烤花8道工序,最终形成一件枫溪瓷。
据有关考古资料,古潮州地域发现的最早陶器,是南澳的象山遗址和东坑仔遗址下层,年代大约在距今8000年以上,属新石器时代早期。
进入商周时期,这里有一个被考古界命名为“浮滨文化类型”的发现。浮滨类型处于铜石共存的时代,也是一个印纹陶和釉陶共存的时期。
汉代,现潮州城的西郊北郊出现厂陶窑,在其高岗和山地中,曾出土了各种器物。这可以说是本地除日用器皿之外,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物、动物陶瓷雕塑的开始。
到了晋代,陶瓷窑仍存在于北郊一带(惜其地下埋藏直到1992年建花园开发区时被摧毁),从器物看,几乎岭南出土的同一时期的器物,在潮地都可以找到表证。事实证明,两晋南北朝时期,潮州的陶瓷已大大超过了前面的朝代。它为潮州唐宋时代陶瓷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唐代,潮州陶瓷迎来大发展时期。当时潮州窑的瓷器主要有碗、碟、杯、缸、盂、盆、罐、豆、枕、钵、瓶、坛等类,还有瓦当等物。
宋代,迎来了潮州陶瓷一个辉煌的高峰期。潮州已成为岭南瓷都。
宋代潮州窑的瓷器的胎质细密,瓷器主要有日用瓷和美术瓷两大类日用器有碗、碟、盘、盂、盆、瓶、壶、军持、杯、盅、罐、炉、盏、灯、盒、茶托、钵、缸、坛、枕、文具类的砚、笔架、水注等。
明代时期,由于潮州枫溪原有的陶瓷生产基础,水陆交通便利,原料材料来源和原先凤山等地窑户的西迁至此等条件,使枫溪于明代迅速崛起为新的瓷都,继续了宋代笔架山窑为中心的环城区域陶瓷生产的繁荣局面。
明清时期的“潮州窑红绿彩”,曾经对越南、日本的陶瓷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这表明明清时期的枫溪陶瓷非但承继了唐宋潮州窑的风格,也继续了外向型的海洋文化特色。该时代枫溪的瓷塑艺术品,已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和仿生类等。
清末民初,镂空类(即后来所称的通花瓷)陈设瓷也开始批量出现。
新中国以来,枫溪区成为中国瓷都的龙头,已有有陶瓷生产企业4000多家,生产工人7万多人,年陶瓷产值70多亿元,年出口创汇3亿多美元,产品远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州陶瓷以“白如玉、细如丝、薄如纸、明如镜”的特色而闻名,2004年,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潮州市“中国瓷都”荣誉称号。
瓷器从使用功能上看,可分为日用瓷、艺术瓷、建筑卫生瓷和特别用瓷等门类;从装饰工艺上看,又有釉下、釉上、釉中、色釉彩和综合装饰等形式,而釉上、釉下又有多种装饰手段。这些,都各有独特的操作方法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色。
通过枫溪瓷烧制技艺制作的艺术瓷的功能以陈设欣赏为主,所以又被称为艺术陈设瓷或美术陈设瓷。枫溪的艺术陈设瓷分为人物瓷塑、动物瓷塑、通花瓷花,花瓶(盘)类彩绘,现代又有陶艺和瓷塑壁画等。其中,除瓶(盘)类彩绘涉及瓶体造型的整体设计与彩绘外,其它数类主要技艺体现在雕、捏、刻、贴、塑上。
通过枫溪瓷烧制技艺制作的通花瓷,是潮州枫溪地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雕贴镂空、精巧玲珑的陶瓷艺术品类,主要特点是在瓷坯体上雕通连续的几何图纹或花卉、人物、动物等形象。通花瓷经常与捏贴瓷花相结合,称“寄花通花”。由叶竹青担任主体设计、王龙才负责主要创作的1.2米三层《友谊通花瓶》融通花、堆塑和寄贴立体瓷花、捏塑人物于一体,是当时大坯体多层通花瓷的一个突破。
枫溪瓷烧制技艺在瓷器文物出土方面提供着许多数据参考价值;从各个历史朝代来看枫溪瓷器都扮演者一个重要角色,宫廷摆设的瓷器既可以装饰又给人庄重感,是朝代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中国与外国的交往方式;枫溪陶瓷制品品种齐全,款式多样,既可以提供艺美术陈设观赏价值,还可以提供人们生活中实用器具,同时还给枫溪区带来经济收入。
随着时代的变迁,瓷器生产企业纷纷改制,原来的创作者已经分散。很多瓷器老艺人为了生计被迫改行,中青年艺人大多下海经商,导致后继乏人。枫溪瓷器产量大幅萎缩,部分技艺失传,急需保护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