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始于什么时期?有什么特点?

  地毯织造技艺(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的地方传统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手工羊毛地毯织造工艺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手工艺技术。将羊毛线缠绕成结,种植在经纬棉线交织的地毯基底上,形成高级绒面革。阿拉善三蓝仿古地毯以苍天厚土的蓝黄为主色调,具有庄重、典雅、深沉的艺术风格。

  中国以羊毛线编织地毯约始于新石器时代,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地区和民丰县汉墓出土的双股羊毛线栽绒地毯来看,东汉时期地毯编织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唐代宫廷和富豪宅第均铺设地毯。元代,受蒙古族生活方式影响,宫廷设置剪毛花毯作坊等。明清两代,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北京等地的地毯织造得到迅速发展。

  阿拉善的地毯制造业由来已久,大约兴起于清代乾隆初年,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至20世纪40年代,阿拉善左旗定远营共有地毯作坊二十多家,他们织出的地毯享誉内蒙古和全国各地。

  阿拉善左旗地处漠北,土壤干燥,土种羊毛既粗又白,物理性能较好,织出的地毯具有刚劲、弹性和拉力强、光泽度佳等特点。

  阿拉善三蓝仿古地毯以苍天厚土的蓝黄为主色调,具有庄重、典雅、深沉的艺术风格。阿拉善地毯加工艺精巧,图案琳琅满目,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阿拉善地毯的图案通常是由中间的花纹和边缘花纹组成。边缘花纹的图案与色调,一般与中间部分的花纹相称。比如,中间部分是棕色,边缘花纹的颜色也是棕色,有时也配绿色或黄色。中间部分是兰色或天兰色时,边缘花纹通常是浅黄色。

  阿拉善三蓝仿古地毯的代表产品“三蓝”(三种深浅不同的蓝色)仿古地毯以苍天和厚土中的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遵循民间流传千年的结扣工艺,仿宫廷图案精心编织而成。这种仿古地毯的出现与蒙古族的生活习惯和崇尚蓝色的心理密切相关。展示了内蒙古西部的地域生态文化和审美情趣,成为蒙古族文化历史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