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你知道晋南锣鼓流行在哪些地方吗?有哪些特点?

  晋南威风锣鼓,俗称敲锣打鼓、打家伙,气势磅礴,故山西洪洞一带人称之为威风锣鼓。因为威风锣鼓主要流行于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霍州市、浮山县、汾西县、新绛县、万荣县、永济市,所以有晋南威风锣鼓的美称。2006年,晋南威风锣鼓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代表性项目。

  广义上的威风锣鼓,是指流传在晋南大地的各种锣鼓文化,如花鼓、腰鼓、转身鼓、跑鼓车……狭义上的威风锣鼓,则特指主要流行在平阳大地,以鼓、锣、铙、镲四种乐器组合成的合奏形式的民间传统打击乐。

  作为黄土高原上土生土长的、植根于浓厚农耕文明中的威风锣鼓,集音乐、舞蹈、杂技为一体,表演者强悍矫健的身姿、粗犷豪放的性格、朝气蓬勃的气势,处处体现了黄河儿女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在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和美学的研究中都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威风锣鼓起源于何时,有多种说法,但具有影响力的当属洪洞说。据晋南威风锣鼓国家级传承人王振湖和省级传承人宋庆云介绍,威风锣鼓相传始于4000年前的唐尧时期。

  帝尧是我国上古的五帝之一。司马迁赞扬其“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月,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训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尧深受百姓爱戴,晚年为了找到一个可靠接班人而遍访各地。一日,在今洪洞县万安村,尧遇到心地善良的青年舜,经多方考察很合心意,于是把社稷禅让给舜,并将一对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他。从此,帝尧二女便以洪洞万安村为婆家,羊獬村为娘家。出嫁时,娘家羊獬村敲锣打鼓相送二女到婆家万安村。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省亲,万安村则敲锣打鼓相送迎,从那时就有了威风锣鼓。接姑姑迎娘娘习俗流传了4000多年,威风锣鼓也随之敲响了4000多年。

  历朝历代威风锣鼓,始终活跃在城乡各地。散见于各地文史古籍记载中,如“谏壁鼓、雷鼓、鞞鼓”等,说明锣鼓在当时已成为祭祀活动的一种主要手段。从唐玄宗“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的诗句中可见锣鼓在唐已普遍流行。

  清代至民国年代,临汾的鼓乐已经极为盛行。各地涌现出众多有名的锣鼓队和锣鼓艺人。据记载,仅尧都区(原临汾县)“清末民国期间,全县村村有锣鼓队,春节期间处处有锣鼓声……当时著名的锣鼓艺人有亢村的韩志朋、神刘村的樊增寿、东涧北村的吉李荣、小贾村的赵天鹿、魏村的张亚平、贾得村的郭自立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晋南威风锣鼓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88年参加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开幕式表演;1989年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国庆四十周年专题片《我爱你,中国》电视录相;1990年威风锣鼓敲响举世瞩目的亚运会。连续三年赴京表演的威风锣鼓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一举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古今中外首屈一指的“民族鼓乐”“黄河之魂”“中华第一鼓”“天下第一鼓”。一时间,华夏大地掀起了威风锣鼓热。据王振湖统计,从1990年至2009年,先后有百余名威风锣鼓教练赴全国各地传授锣鼓技艺,让威风锣鼓这朵民族之花,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开花结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临汾市“锣鼓之乡”牌匾。2006年,晋南威风锣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目录。

  威风锣鼓的乐器包括鼓、锣、铙、镲四种:

  鼓,鼓框为木制,多采用坚硬的桑、枣、槐、杏等木材。鼓面蒙上等牛皮。鼓高约30厘米,鼓面直径约60厘米,鼓框两侧装有两对铁环。每对铁环间距25厘米。铁环用麻绳穿透,再将鼓带系在麻绳上。鼓带长约3米,宽40厘米至1米之间。系鼓时,鼓带两头余出部分扎花装饰。鼓槌用枣木旋成,长约25厘米,鼓槌头塞嵌一撮白羊毛染制的缨穗,多为红、黄、绿相间。

  锣,直径约40厘米,锣沿宽约6厘米,沿上有两个小孔。小孔间距约16厘米,用来穿铁丝和牛皮筋,固定卡棍。卡棍长约30厘米,两头削成斜坡或梯形,要尽量靠外沿固定,以免影响音色。据老艺人说,早期的锣是没有卡棍的。后来,表演者为了敲锣更方便、灵活、轻巧,增加了卡棍。锣槌为桦木制成,长约23厘米,两头和中间也都塞嵌着山羊毛染成的红、黄、蓝、绿等相间的缨毛。

  铙,大的直径约37厘米,小的直径约6厘米,柄把高约4厘米,每副重约2500克左右。

  镲,大的直径37厘米,小的直径20厘米,高约8厘米,每副重约3000克左右,用牛皮筋系个大疙瘩穿过碗中心的小孔,再穿过两层厚橡胶皮做成的护手垫圈,同时系红、黄、绿三块绸带。

  威风锣鼓的演奏讲究动作、表情和队形的密切配合。  动作是锣鼓表演的基本功,要求“帅、漂、脆”。“帅”指动作的刚劲有力,“漂”指动作的轻柔敏捷、漂亮,“脆”指姿态造型的张弛有度。总体要求演奏者手、眼、身、步、头几个部位要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表情上讲究以情动人,善于调动五官,把对锣鼓的热爱感、自豪感、陶醉感以及鼓谱所要表现的内涵,通过面部表情生动地表演出来。

  队形编排,运动中阶梯分明,有纵深感,队伍聚得拢,散得开。布局密疏有致,有连有断。行进路线顺畅、流利,横、直、斜、弧四种路线巧妙贯穿、交替行进。队列一般是八路纵队或十几路纵队。其中一人指挥,排列顺序一般为鼓在前中,锣在两旁,铙、镲居后。

  威风锣鼓的曲牌音乐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洪洞的威风锣鼓,欢快、热烈、深情;霍州的威风锣鼓,勇猛、刚劲、激情;汾西、尧都区的威风锣鼓则粗犷、豪放、张力。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威风锣鼓曲牌约200余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根据古代历史人物及传说故事起名,如单刀赴会、二仙盘道、三战吕布、四马投唐、五马破曹、张飞擂鼓、小唐王乱点兵、天下归唐、唐王大德胜等;二是根据声响的音乐形象起名,如风搅雪、厦坡里滚核桃、狗咬阵、吃凉粉、老虎上山、老虎磕牙等;三是按音乐的结构特点起名,如乱如麻、解不开、跌山坳、乱插花等;四是按数字的顺序排名,如一点子、三点子、五点子、七点子、九点子等;五是以地名和民间习俗为名,如洪洞走亲习俗中的曲牌西河滩、东河沙、上路垣、笑回乡等等。这些曲牌由帽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由多种曲牌联缀而成锣鼓经。

  从表现形式上看,晋南威风锣鼓除浮山县采用架子鼓,尧都区神刘的阴阳鼓外,大都为挎鼓表演。即鼓手们挎一百圆形大鼓敲打表演。通常采用沿街行进表演和广场花样表演。行进表演是边走边打,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停下来,拉开架势敲打一阵。若是两强相遇斗起鼓更是好看。据老艺人回忆,历史曾有两队斗鼓,从早晨斗到天黑,互不相让,谁也不服谁。广场花样表演则以气势见长,鼓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一个个彪形大汉,挎着几十斤重的大鼓,上身白然后仰,下身骑马蹲裆,随着鼓槌节奏上下跳动。高亢时,鼓声山呼海啸,飞瀑击石,声势雄猛,催人奋进;低缓时,鼓声像潺潺流水,跳石越涧,似隔山望河俚歌对唱,余音轻袅绕耳,令人陶醉。最精彩的莫过于艺人们技巧的炫耀。鼓手们或双手绕花、或掏打绕花、或绕花漫头,双手变幻奇妙无穷;锣手们,左手持锣,右手把槌,槌转锣舞,姿态舒展挺拔,转槌、抖槌、翻槌、挑槌、甩槌,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钹手,大八字站立,姿态舒张开放,双手挥动大钹在头上方舞动,上下翻飞的大钹,金光闪烁,场面十分壮观。再加上钹手们单翻花、双翻花、分手花、盘手花、十字花,斜叉式拍、单手扣拍、大蹲扣拍、大起仰拍,常常是以花哨取胜;铙手们的表演技巧体现在转和险上,擦拍时,双手抠握钱的把柄多在胸前,上、下,前、后擦拍。高潮时,铙手们最精彩的动作是空中抛铙,金色的大铙旋转着升向空中,低至四五米,高到七八米,瞬间稳落手中的绝技令观众惊叹不己,总是赢得掌声雷动。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农耕文明的迅速消失,威风锣鼓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一些原生态的东西逐渐失传,如抛铙技艺几乎已经消失;曲牌的传承多为地域传承,一个地方一套锣鼓经,无文字记载,全靠口口相传,传播区域狭窄;城市里雄壮的锣鼓,过分强调舞蹈,失去了“野”“土”的原始味道;据不完全统计,洪洞白石地区的威风锣鼓传承人近七成年龄在70岁以上,随时有失传断代的危险。因此,迫切需要将老艺术家的抢救性口述录像归档,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古老记忆和技艺。近年来,老文化工作者王振虎、宋青云对雄壮锣鼓的乐谱进行了收集、整理、翻译和解读,历经数年出版了专著。临汾群众艺术馆晋南锣鼓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晋南锣鼓大全》,并附有插图。这些都为威风锣鼓的普及、推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使这一代表中华民族威风的艺术形式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更大程度地给人们带来了激荡人心的情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