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乐,简称潮乐,是一种主要流传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传统音乐。潮州是潮州音乐的中心和发源地,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发展成熟。潮州音乐的特点是古朴典雅,抒情优美。其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和锣鼓等打击乐器。潮州音乐保留了大量的南音古韵,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起源于当地的民歌、歌舞、小调,吸收了弋阳腔、昆曲、秦腔、汉腔、道调、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并自成一派。蕴藏丰富,大致可以分为广场音乐和室内乐两大类。潮州音乐也广泛流行于粤东、广州、闽南、上海、台湾、港澳台、东南亚各国及潮人聚居地。
潮州音乐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什么时期吸收了哪些音乐素材?
南宋末年,宋室宫廷乐宦吴丙(字汝光,原籍江西)随师抵潮。宋亡后,吴丙定居潮阳绵城,宫廷音乐的种子就这样在潮阳大地种下。经过历代音乐家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潮阳笛音乐古朴典雅的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明清以来,外国(省)剧种纷纷涌入,商业演出十分频繁,为潮音戏曲注入了新的血液。1843年,潮州音乐随着潮人南下新加坡。50年代初,成立汕头潮乐改进会和潮州市民间音乐团等组织。2002年,中国音乐学院将潮州音乐引入他们的课堂,还将2002年定为中国音乐学院潮州音乐年,学生在这一年学习这种音乐。
潮州音乐的特点是古朴典雅,抒情优美。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和锣鼓等打击乐器。潮州音乐保留了大量的南音古韵,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起源于当地的民歌、歌舞、小调,吸收了弋阳腔、昆曲、秦腔、汉腔、道调及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从而自成一派。大致可以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