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南岩乱弹起源 南岩乱弹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乱弹是流传于冀中南地区的传统地方戏。南岩乱弹是河北乱弹的正宗流派,保留了清代乱弹原有的唱腔和板式。主要分布在东南岩和西南岩,属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万城乡辖区。两个村共有3200人。石家庄以北50公里。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高邑县城乡南岩乱弹剧团是中国唯一以集体所有制存在的村办剧团,属高邑县西南岩村民委员会。

  南岩乱弹起源于什么时期其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南岩乱弹历史悠久,流派正宗。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记载,乱弹这一剧种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主要由班社传播。南岩乱弹戏最早的记录是清咸丰年间由菅玉柱、菅玉堂兄弟创办的天兴奎科班。1911-1936年是乱弹的全盛时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戏班受挫,乱弹表演逐渐冷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村民集资成立了“群英乱弹剧团”,演出了大量剧目,培养了大批艺人。60多年来,南岩乱弹虽有兴衰起落,但一直延续着一线生机。

  南岩乱弹是河北中南部的传统地方剧种之一。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北卷·河北乱弹》记载,乱弹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传入河北。当时石家庄市的高邑、元氏、晋县、赵县、获鹿、藁城、赞皇以及邢台市的隆尧、平乡、巨鹿、任县、南和等县都有乱弹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