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徽州竹雕的主要工艺有什么

  徽州竹雕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一种地方传统艺术。据记载,徽州竹刻作为传统的“徽州四雕”之一,可以追溯到宋高宗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它承载着徽州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浓郁的艺术气息。徽州竹雕采用线刻、浮雕、透雕、圆雕等精湛雕刻工艺将名家书画、山水风光、神话故事等雕刻于徽州毛竹之上,色彩斑斓,别具一格。徽州竹雕造型古朴,表现生动,与独特的地域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传播典型“徽文化”的重要载体。

  徽州竹雕的主要工艺有什么特点?

  徽州竹雕艺术是儒道文化、宗族礼教和地域特色在雕刻艺术作品中的体现,成为传播儒道思想、宗族教育和民俗文化的载体,被纳入严格的宗法制度和礼仪规范,成为徽州人“躬身力行”的道德规范和处世哲学。明清徽州竹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雕刻技法简洁流畅,画面清新且富有意蕴,追求造型精巧秀美,质地坚实细密,工艺细致精湛,彰显艺术品位和徽州文化形态。

  徽州的竹雕一般都是用徽州盛产的毛竹做的,用的是刀而不是笔。作品中运用了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线雕等多种技法。这些作品取材广泛,有名人的书法墨迹,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等。竹雕主要用于摆设装饰,如常见的工艺品,包括屏风、告屏、挂屏、插花瓶、文具盒、牙签盒、烟灰盒、茶叶简、帽商、笔筒、筷筒、楹联、腕枕、餐具等,都饰以竹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