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海宁皮影戏起源时期

  海宁皮影戏从南宋传入。不仅保留了北方皮影戏演艺、声腔、造型、舞美等方面的传统样式和表演精华,又与海宁当地的民间小调、手工技艺和生活习俗相结合,具有地方特色。海宁皮影戏的曲调高亢激昂,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竹丝伴奏。其节奏明快悠扬,其唱词和道白为海宁方言,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

  海宁皮影戏起源于什么时期?

  海宁皮影戏起源于南宋。根据海宁皮影戏艺人讲述:南宋建都临安不久,即有北方皮影艺人到临安瓦舍(即戏场)演出。海宁地近都城,皮影戏很快在境内传播,并与海宁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同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当时,达官贵人、上层人士在寿庆、喜期、丧吊宴会时,都会请艺人演出皮影戏。

  清光绪年间,海宁皮影戏一度衰落,艺人大多转务农业。不过他们仍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演出,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逐渐为乡闾喜爱,又趋繁荣。当时,蚕户们为求祈丰收,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起来请皮影戏班演出,通宵达旦。演出结束后,由戏班揭银幕(桃花纸)贴于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桃花纸换上银幕,此谓蚕花戏习俗。海宁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而被称作“蚕花班”。海宁皮影戏流入民间后,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鼎盛时期。

  清末民初是海宁皮影戏的又一个繁荣时期。20世纪30年代活动在海宁农村的皮影戏班有几十个之多,艺人达数百人,较为出名的有城北的邱兆兴、木香的陈玉林、路仲的张九元、辛江的沈金松、郭店的马廷丰、斜桥的郎家班和周王庙的魏家老班等十几副班子。

  建国后,因传统习俗的改变,海宁皮影戏又转入业余活动。20世纪50年代,海宁皮影戏的剧目以神话、童话为主,景片照明废弃油灯改用电光,银幕也得到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海宁皮影戏一度停演。到1954年,海宁市仅存4个业余班团。1980年,海宁市恢复皮影剧团,但操作人员不齐备,又后继乏人,业务也不景气,并于1982年停止演出。20世纪90年代,斜桥镇70多岁的原郎家班艺人郎自立和附近的几位老同行一起组成了皮影戏演出班子,令海宁皮影戏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