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唐山皮影戏的历史渊源

  唐山皮影戏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它以古代滦州为中心(今河北滦县、乐亭、昌黎、滦南等地),广泛流行于冀东、京东、辽宁、黑龙江、内蒙等地,明清时期盛行于北京。唐山皮影戏创建于明末,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其常演的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

  唐山皮影戏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

  明、清时代的兴衰

  金王朝时期,曾掳中原皮影戏艺人到北方,宋代汴京的影戏在河北一带落户,滦州皮影艺术起源于此。但是,由于金、元时期的河北地带是南北交兵的主战场,连年兵荒和接连不断的蝗、旱、涝等灾害,使河北地区的人口下降到了汉唐以来的最低点,在这种情况下,皮影戏艺术一直没有得到积极发展。

  明朝成祖皇帝朱棣迁都北京,需要恢复发展经济文化力量,大片荒地亟待种植,因此,曾多次迁移江南富庶之户到滦州充辅建屯。当时的富户大多有家养皮影戏班的风俗,由此南方的皮影艺术到了滦州,给滦州皮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契机。

  清初,新兴的地方戏不断演化衍生,滦州皮影艺术亦得到了积极的促进。由于清政府的权贵们爱好影戏,许多官宦设有皮影戏班子,常年雇用雕制皮影和管理皮影的人员,上行下效,蔚然成风,皮影戏艺术遍及宫廷、王府、乡野、民村。当时的滦州大地,每逢传统节日几乎各村各镇皆演皮影戏,使演出空前繁荣。

  清朝中期,人民开始反抗清政府的残酷统治,由于一些皮影戏艺人编唱反清词语,皮影戏被政府严禁演出。清代末期,政府内外交扰,已无暇顾及皮影戏,而滦州的乡民却依然用皮影戏来庆祝丰收,酬神和祈福。甚至开办学员科班,其中较有名气的有“杨寡妇影班”“聚德堂影班”“庆和堂影班”“翠荫堂影班”等。

  近代的发展与流传

  随着皮影戏艺术的再次兴盛,在滦河两岸的乐亭、滦县、滦常、抚宁、玉田、遵化、迁西、迁安、青龙、滦南等县,当时的豪门富户、书香门第,以及平民百姓、专业艺人都组建了皮影戏班。

  民国二年(1913年),乐亭知县孙涣仑曾聘任文人张廷荫对滦州皮影戏进行了改良,以期化俗移风,借以辅助社会教育。

  20世纪3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在中国开办唱片公司,如胜利公司、百代公司、昆仑公司、宝利公司等,邀请张绳武、李秀、张茂兰、康雅亭等人灌制数百张皮影戏唱片。同时,上海的多个书局还用光纸石版印制方式发行了大量的线装袖珍滦州皮影戏剧本,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滦州皮影戏艺术在北方地区的影响。

  七七事变后,滦州皮影戏逐渐失去了农村阵地,一些艺人流浪到东北城市卖艺谋生。很多艺人因为拿不到演出许可证,只能像乞丐一样流落街头。滦州的皮影戏艺术从此一蹶不振。

  革命战争中的皮影戏

  1943年7月,以宣传抗战为主题的皮影戏社——“新长城影社”成立。1944年6月,“抗日影社”成立,影社跟随部队活动,并且经常到敌占区附近演出,发挥了滦州皮影戏在革命战争中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武装群众的作用。

  革命战争时期,冀东影社为了适应新剧本的需要,在皮影人物造型上作了大胆的创造和改革,当时的滦州皮影人物造型简约生动、时代特征明确,借鉴传统、尊重生活、爱憎分明等重要特征。

  唐山皮影戏的改革与创新

  随着历史的发展,滦州地名已经不存在了,滦州皮影也就成为了唐山皮影艺术。1952年,新长城影社与滦东大众影社合并成为唐山专区实验皮影社,是当时的职业性剧团。新影社强调编剧、表演、雕刻、着色等方面的综合艺术修养,使影社的面貌焕然一新,从此开辟出了一条皮影艺术表演历程的崭新途径。

  这一时期,皮影戏艺人也对唐山皮影戏进行了改革创新,其表演的照明工具由原来的豆油灯、煤油灯、汽灯、电灯演变到四支荧光灯组成的灯箱。打击乐由原来的一人包打改为多人分工,管弦乐在原来的四胡、二胡、唢呐的基础上又多了扬琴、琵琶、笙、笛等。同时增添了内外布景以及字幕灯和烟雾器等新条件,皮影艺术的操纵技巧和唱腔也有了和较大的提高,其中代表性剧目有:《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牛郎织女》《鹤与龟》《鹤童》《双山情》《熊猫咪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