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分支之一,因其在孝义市流行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戏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早的皮影戏发源地之一。可分为皮腔纸窗影戏跟碗碗腔纱窗影戏两大流派。
孝义皮影戏流派分为哪两类?
孝义的皮腔纸窗影戏流传年代久远,是民间艺人将牛皮、驴皮雕镂成各种人物、动物、场景的平面形象,作为演戏的道具,用当地的语言和演唱方法创作出的一种旋律和唱腔,韵味独特,称为皮腔,是孝义土生土长的一种声腔艺术。皮腔主要的乐器是小唢呐、笙、笛子,也被当地人称作“吹唱艺术”。
皮腔表演时,由艺人操作皮人并伴唱,也有由其他艺人伴唱的。皮腔的影人通常有一尺多高,比碗碗腔影人稍大,但雕镂及造型不如碗碗腔影人精细。皮腔影戏上演时,主竿是安于操作影人的胸腰。以麻纸为窗,即屏幕,凭借吊在窗后的灯光亮影,牛皮人竖立在屏幕上,由人用尺数长、筷子粗的棍顶住皮影,做出各种动作,并伴有“影人”的对话、说唱和对打。
以前因为没有电,凭借的灯光是麻油灯或汽灯。台子不大,最适合在堂会上或小村庄里演出,供百余人观看。皮腔影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封神演义》、《西游记》的故事,如《黄河阵》、《万仙阵》。演整本大戏时则加演“打台”小戏,没有唱腔,道白也少,以武打为主。一班戏有七八个人即能演出,有“紧七慢八九消停”的说法。孝义的皮影班社有数十家,民国初年有名的艺人有武启家、田忠则、马二红、那鹏飞等,著名的班社是“五美园”、“二义园”、“增盛轩”。
孝义的碗碗腔纱窗皮影戏,则是源于清光绪年间,因遭年荒,陕西艺人流落孝义,为谋生与本地搭班组社,因演唱时有一种形似碗碗的铜铃伴奏,故称碗碗腔。陕西艺人在孝义也收徒传艺。碗碗腔影人虽小但镂刻精细,着彩色,用纱布做窗比麻纸的要清亮许多。同样是几块牛皮做影人,三根签顶着,但主竿却安放于操作者的肩背,不仅影人转动灵活,操作也方便。碗碗腔皮影戏的乐器有二胡、二弦、月琴、铜铃,与皮腔的曲调、板式显然不同,被称作“月影”、“月调”。其韵味优美、抒情性强的唱腔,也受到当地中路梆子、皮腔的影响。经常演出的宫庭戏如《九莲珠》、《富贵图》、《观音堂》等,在解放后终于搬上了舞台。孝义碗碗腔剧团所演出的现代戏,竟成为风扉全省、全国的优秀地方保留剧种。
近代以来,由于碗碗腔影戏的兴起和班社的增多,孝义境内原有的皮腔影戏逐渐地合二为一,浸透于碗碗腔影戏或戏剧的发展之中。如今,碗碗腔或皮腔影戏日渐被戏剧代替,但作为古老的地方剧种,于民间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且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对孝义本土文化的发展及人民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