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走进梁平癞子锣鼓,细细聆听回荡在岁月中的声声乡愁!

 锣鼓作为汉族民间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是人们内心情感最直接的表达,承载着喜怒哀乐,诉说着断断续续。梁平癞子锣鼓就是其中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在都梁大地广为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2006年,梁平癞子锣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锣鼓文化,每逢节日盛会、开业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都有它的身影,是梁山祖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都梁儿女珍藏的乡愁记忆。

 为了保护这一国家级的文化遗产,梁平癞子锣鼓传承人、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贺志灿带着对家乡记忆的执着,发起并组织了梁平癞子锣鼓传承志愿服务队。通过多年努力,志愿服务队由最初5名志愿者的“志愿家庭”发展到如今的600名志愿者服务队伍,并培养了1000余名梁平癞子锣鼓传承人,还到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之窗”等栏目展演,弘扬了梁平癞子锣鼓的文化魅力。

近日,记者来到贺志灿家,在他的娓娓讲述下,我们逐渐走进梁平癞子锣鼓的博大世界,细细聆听回荡在岁月中的声声乡愁。

梁平癞子锣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其起源于唐朝,因其创始人绰号叫“癞子”而得其名。清代文人蓝逸清在《竹枝词》中所言:“锣鼓梁山最有名,迎春相赛一齐行,归来笑向儿童问,今日或输或是赢。”

“我家算得上癞子锣鼓世家,到我这已经是第6代了。儿时,父亲总是把我背在背上,走村串户表演癞子锣鼓。”贺志灿回忆道,他从6岁起便开始向父亲学习癞子锣鼓,10来岁时,便掌握了癞子锣鼓的许多技艺和手法,在乡间小有名气。

悠扬的锣鼓声陪伴了贺志灿整个童年,成为他弥足珍贵的儿时记忆。也正是这样一份根植于心的文化情怀,那一抹忘不了、放不下的乡愁,让贺志灿选择放下蒸蒸日上的事业,回乡接起了非遗传承之棒,倾尽全力留存住这份祖辈相传的技艺。

为了让更多孩子接触和了解到这种中国传统民间器乐,贺志灿在保留其精华的基础上,新创作了多首听着喜庆、寓意吉祥的曲目;并融入表演动作,再配合眼神交流,使其更富有视听性、观赏性,符合现代的审美情趣。同时,他还到学校免费教学梁平癞子锣鼓,如今已有上万名学生学习了这项非遗技艺。

“演奏癞子锣鼓的乐器有鼓、马锣、钹、大锣、钩锣、包锣、镲子7种,乐器之间相互配合,互为映衬。”贺志灿说,鼓如同“指挥官”,发送锣鼓点子、掌握节奏的快慢轻重;大锣掌握一堂锣鼓的音韵起翘,协调音色、音量;钹起着骨干、分解、壮力的作用;马锣一般用作锣鼓引子的开头,并与钩锣共同起着“穿针引线”的润色作用;包锣和擦子则是起着板韵作用。

贺志灿介绍,全国各地锣鼓流派甚多,梁平癞子锣鼓能独树一帜,正是因为它的锣鼓引子内容丰富,每一个引子就相当于一个曲牌,其中以“十八癞子”为代表。随着时间推移,如今的梁平癞子锣鼓已发展演变出“半边月”“红绣鞋”等上百种锣鼓引子。

“音韵起翘、轻重缓急、干净洁白,是学习梁平癞子锣鼓的要领。”贺志灿说,要打好锣鼓非一朝一日之功夫,首先要熟记锣鼓引子的谱子,做到心合口、口合手、心口手三合一,在使用过程中,各种乐器不能串位、混杂,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练掌握。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一谚语大概就缘之于此吧。正如世上任何事情都要按规矩、按理路,该动的时候动、该停的时候停。表演梁平癞子锣鼓,只有做到规范统一、天衣无缝,才能使人感到鼓曲刚柔相济、层次分明,急时如骏马奔腾般密集铿锵,缓时又似汩汩细流般舒缓绵长,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如果随心所欲,不按程序和规矩,就演奏不出有节奏、有力度,抑扬顿挫、和谐律动的悦耳乐章。

“梁平癞子锣鼓就是听得见的乡音、看得见的乡愁,是我们祖辈相传的民俗风情和文化根脉,一定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贺志灿说。

保护和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坚守。贺志灿对梁平癞子锣鼓的奉献、热爱、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活色生香。时间久了,梁平癞子锣鼓,在几代人的坚持和传承下,像一颗种子一样在窦良的土地上生根开花,成为梁平人珍贵的文化印记和挥之不去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