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坑麒麟舞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朗街,始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顶着压力和复杂的申请程序,大船坑麒麟舞终于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成为传承人?谢玉球说,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和吃苦精神。从1976年到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谢玉球说他会坚持到最后。
大船坑麒麟服全长约6米,首尾呼应,披红挂绿,鲜艳夺目。它们平时存放在麒麟屋内,从不轻易展示,保持严肃和神秘。几百年来作为一种信仰和习俗,新制作好的麒麟还要“开光见青”。“开光”需在月圆星朗的夜晚凌晨时分进行。麒麟队来到预先选择好的古树下面,烧香、供神位,再由麒麟队中最年长者缓缓将麒麟头上的红布揭去,锣鼓敲响、鞭炮齐鸣,意味着麒麟“出生”时便见到了青青的树叶,这就是“开光见青”,是吉祥的象征。
大船坑舞麒麟传承了客家悠久民俗,具有浓郁鲜明的岭南地方特色,表演生动。它集舞蹈表演和武术表演于一身。它的表演套路、武术功夫比较全面,别具一格,是广东深圳传统舞蹈中的一朵奇葩。
谢玉球于十二岁开始随师谢国珠、谢天送学习舞麒麟,是第十一代传承人,较全面、完整地继承了“麒麟舞”套路和表演技法,其武术表演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表现力极强,能使用各种乐器,以司鼓、唢呐吹奏见长,为乐队主要指挥者和参与者,是一位能全面继承、创新发展、扶持后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大船坑舞麒麟由谢氏家族代代相传,继承和保留了祖先传下来的八节(也就是八套)舞麒麟套路、十套拳术以及十二套刀、棍、叉等武术表演。
从2000年开始,谢玉球作为大船坑麒麟队的主要负责人,开始教徒弟。到目前为止,已经带了70多个徒弟。为了让大船坑的麒麟舞永远传承下去,谢玉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麒麟进校园”活动,把麒麟舞作为学校的培训课程,为麒麟舞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作为大川坑麒麟队现任队长,经常带领麒麟队参加政府和企业举办的演出和比赛,多次获奖。每年还积极带领麒麟团队参加市、区举办的“文化遗产日”、“进社区进校园”等文化活动,在民俗节日上参加大朗地区的春节巡演、社区文化节演出等公益活动,让舞麒麟的习俗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