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顺德灰塑匠人五十年如一日坚守传统技艺,一双巧手让古建焕新生

  龙眼村梁氏大宗祠和吕氏大宗祠、上涌村乐泉孔公祠、西华村梁氏宗祠、扶闾村廖氏宗祠、勒北村文塔……说到顺德传统建筑的著名灰雕,这些古老的祠堂都是绕不开的话题。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些最具代表性、最优秀的灰塑作品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他就是龙眼村的灰塑工匠梁永泰。

  身为岭南传统建筑灰塑手艺人,梁永泰五十年如一日,用他手中的大小灰刀在古建筑的墙面、屋顶上向世人展示着灰塑艺术之美,也在时代的幕布下,“挥舞”出他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热爱。

  14岁入行潜心钻研灰塑工艺

  1972年,14岁的梁永泰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家里又有三个弟弟需要养活,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决定放弃学业,主动扛起生活重担。梁永泰回忆道,“当时也是生活所迫,我急切地想要学一门手艺来养家,而我师傅是当时颇有名气的建筑工匠第三代传人,我便拜师学艺开启了灰塑工艺的学习之路。”

  与其他建筑工种不同,灰塑施工经常要求手工制作,而且要在户外高空作业,日晒雨淋条件艰苦不说,手脚受伤也是常有的事。完成一件灰塑作品,少则耗时数天,多则数月才成型,在湿热高温的岭南地区,首先考验的是工艺人的坚守,烈日高温下的屋顶就是灰塑匠人的“工作室”。

  虽然学习灰塑十分辛苦,但梁永泰却从未想过放弃。

  梁永泰笑着说,“我这个人脾气很‘坏’,有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毅力。当初既选择了这一行,就一定要有所成就,做到出人头地才甘心。”秉承着这样的信念,梁永泰在师傅的指导下进步飞快,加上自己过人的天赋和毅力,梁永泰成功从一名学徒蜕变为一名工程师,开始带队做工,并在实践中研究出许多灰塑的工艺经验。

  在龙眼村仁里巷中,有一幅作于民国七年的鹦鹉石榴树图,由于年久失修,灰塑部分已残破不堪。由于该图的太湖石部分修复难度大、材料缺失,只能纯手工重新制作。“为了将太湖石多孔相通的特点展现出来,我只能在轮廓出来后,用手指指尖和指甲勾勒出孔洞细节,并用铜线固定石洞位置,多次用清水冲洗石灰,最终才顺利完成这幅作品。”梁永泰说,希望通过他的灰塑技艺,重塑传统建筑的荣光,承载起这一方水土的人文记忆。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

  凭借着精良的制作工艺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梁永泰的作品不断得到了村里人的好评,也为他赢来了良好口碑。几十年来,梁永泰参与建造与修复的古建筑已不胜枚举,随着名气越来越盛,甚至有来自广西玉林、广州增城、阳江等地的古建筑施工单位,邀请梁永泰担任设计指导。

  在成绩面前,梁永泰从未自满,“每次有了新作品,我都是以平常心看待。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发现自己尚存在的不足,戒骄戒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与创新,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工艺水准,并不断符合时代新的需求。”梁永泰说。

  在众多灰塑艺人中,梁永泰是少有的能策划、能指导、能操作的。他认为,灰塑以艺术的形式向世人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地域风情,不仅把历史、神话、民俗、文学和哲学等融为一体,更把传统文化与审美标准巧妙地结合起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些都需要灰塑匠人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与总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今许多灰塑工艺已多使用机械代替手工制作。然而,在梁永泰50年的从业经历中,却始终保持着对手工制作的执着。他认为,只有用手工制作的作品才更有人的“温度”,也比机械制作的作品更有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也正如此,每一个手工作品对他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

  用心让古建筑绽放新生

  当下,传统建筑行业趋于式微,受其影响,灰塑工艺的传承状况并不理想,部分灰塑匠人选择转行,学习这门工艺的年轻人也很少。对此,梁永泰表示,希望社会能成立古建筑工艺相关的组织,集合各类建筑匠人,在推动古建筑活化项目中发挥指导作用,分享工艺经验,以此带动更多人关注并学习古建筑工艺。

  谈及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梁永泰认为,工匠精神就是努力、坚持、精益求精。50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坚持和创新推动着灰塑技术的进步。“失败是成功之母。干这一行,一定要不怕失败,不怕吃苦,勇于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攻克技术难关,在实践中用心学习积累,尽最大努力让古建筑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梁永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