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中国的植物,很多人会想起梅、兰、竹、菊,或牡丹、松树等……然而,它们都只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偏“雅”的一面,是与“俗”对立的。中国文化“雅”“俗”兼备,二者缺一,都不完整。从这个层面看,唯有桃花雅俗共赏,它才是最中国的花。
窗花鸿禧茂集,以桃花、牡丹、菊花、梅花组成四季花卉。河北武强年画
桃原产于中国,先秦北方就已大量种植桃树。《尚书》载,周武王克商后,决定休养天下,将用于战争的牛驱散到“桃林之野”。如此说来,中国桃树种植至少有三千年历史。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更发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野生桃核。
西汉时,桃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古波斯,再进入希腊与欧洲。希腊人认为桃从波斯传入,就称“波斯水果”(persikon malon)。后来该词几经演变,在英语中成为peach。西方桃普及晚,英国引进桃树是15世纪后,其相应的桃文化不成气候,远不如中国桃文化精彩。
宜室宜家VS妖客俗物
中国传统花卉欣赏,主要在色、香、姿、韵四方面。
色是最先吸引人注意的因素,尤其是红色,最有机会C位出道。“桃花优于色”,它开在仲春之月,给人豁然开朗、光明美好的感觉。
《诗经·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人用明亮的桃花,比喻青春健康的女子。清代《诗经通论》说这是“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紧接着,硕大的果实象征女子生育能力。茂密的枝叶,指向家族兴旺。桃树“易植而子繁”,人们用它比喻新嫁娘,祝福她“宜室宜家”(家庭和顺,夫妻和睦)。
唐代崔护写“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沿用《桃夭》的比兴传统。今天,网友们又发现粉红的桃子也像美人脸,便用“人间水蜜桃”形容长相甜美、白里透红的女孩,算是“人面桃花”的继承与发展。
西方文化中,“桃”也有这层内涵。peach除了指桃子,还表示漂亮美好的人或物。一些桃品种会用女性名字命名,如Gold queen(金皇后)、Maria(玛丽)。然而,peach的内涵也仅限于此,西方玫瑰、康乃馨等均有特定文化,但几乎找不到桃花的“花语”。
在中国,桃花可以在高高的山寺中遗世独立,在低矮的茅屋旁摇曳生姿,在潺湲的溪水边照影自怜。在文人书斋中,“铜瓶只插碧桃花”,在美人发髻上,“桃花斜插鬓如鸦”。孤植时,“一片桃花一片春”,群栽时,“川原近远蒸红霞”。它既不富贵逼人,也不清雅高傲,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关联。
中国人喜爱桃花。东晋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桃花绽放在通往美好世界的入口,里面是中国人的“乌托邦”。唐人皮日休《桃花赋》称:“我将修花品,以此花为第一。”清代著名文人李渔评价:“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
不过,由唐入宋后,文人的审美转向内敛,有“个性”及“美德”的花卉,成为他们的心头好,如梅花。而桃花只知道在暖春中争奇斗艳,不耐寒,容易零落,文人们开始嫌弃它太俗艳,太轻薄,送上了“妖客”“俗物”的外号。
儒家“重德不重色”,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男子的正妻必须端庄,再加上她们不出大门,外人要品评她们的容貌是很困难的。而婢妾、歌女、艺妓或传奇故事中的虚构女子,“色相”就很重要,她们也能被肆意赏评,因此很容易与桃花对应起来。
元代《三柳轩杂识·评花品》说“桃如倚门市娼”,直接把娇艳的桃花和倚门卖笑的妓女等同。按这种说法,桃花不再“宜室宜家”,它从“雅”的殿堂,被打入了“俗”领域。
红楼梦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清代 孙温
短命花VS长寿果
桃树生长快,老化快,再加上花期短,落红满地,正逢春天将逝,很容易触发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唐宋之后,桃花被称为“短命花”。
人们用“桃花命”指女子薄命,这一点在《红楼梦》中表现得很明显。失去双亲,寄人篱下,且患有“不足之症”的林黛玉,对生命的感知异常敏锐,她的《葬花吟》,便是为桃花而作。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不忍心落花被人践踏,用锦囊将花瓣收集起来,葬入土中。她联想起自己的身世,虽然青春尚在,可“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这“明媚鲜妍”的生命是如此脆弱,终有一天死去,谁又记得自己来过?“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对桃花十分同情,她还写过一首《桃花行》,也是用桃花与美人做比,花与人,相对无言,充满了孤独与凄婉。
从“桃之夭夭”到“短命花”,虽然反差大,但仍属于“雅”范畴。但桃子祝寿就偏“俗文化”了。桃子一直是古人心目中的“长寿果”,这一点从未变过。
《西游记》中,描写王母家桃树“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这说法应起源于“东方朔偷桃”,西晋《博物志》写:西王母送仙桃给汉武帝,并告知:“这桃三千年一结果。”此时,东方朔跑来窗前窥探,西王母对汉武帝说:“这个偷窥小儿,曾三次来偷我桃子。”桃子三千年结一次果,而东方朔偷了三次,汉武帝由此得知东方朔是神仙。
传说《神异经》是东方朔所著,其中提到:“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这或许是他的偷桃心得。
南唐《续仙传》载,许宣平成了仙,一百多年后,有一位老妇人进山打柴,碰到许宣平。许宣平给了这老妇人一个桃,老妇人把桃吃了,回去后就不爱吃饭,但身体却一天天年轻健壮。再后来,老妇人也进了山。有人打柴时,偶尔还见到这妇人,一副童颜,身穿藤叶,行走如飞。
中医认为,桃子能生津润肠、补气润肺。现代医学认为,桃子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苹果酸、柠檬酸、钙、铁、钾等,还能补充糖分。今人容易糖分超标,但糖分对古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它可使人消解疲劳,身轻体健。吃桃让人皮肤红润光泽,在观感上似可使人容颜“不老”,桃子本身也像人的“青春红颜”。
关于桃子令人长寿的记载,比比皆是。汉代《神农经》说:“玉桃服之长生不死。”临死时吃,“其尸毕天地不朽”。不止吃桃能长寿或成仙,桃胶也具有此功能。“桃胶”是指桃树皮分泌的黄褐色胶状物,《列仙传》写“高丘公服饵桃胶得仙”。
辟邪VS招鬼
“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庄子》记载“插桃枝于户……而鬼畏之”,可见在道教产生前,就已有这种习俗。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继承了这类文化,也用桃木剑击鬼。
那么桃木为何具有辟邪功能?
东汉《风俗通义》写:度朔山上有桃树,神荼、郁垒在树下“简阅百鬼”,发现有恶鬼,就用苇索绑去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桃木雕刻神荼、郁垒,或在桃木上画二人神像以辟邪。也有的说,后羿是被桃木杖打死的,他死后统领万鬼,因此桃木能使鬼害怕。
从实用角度看,这可能与周代习俗有关。桃树可能是他们的社木,代表祖宗神灵。同时,《周礼》还记载“桃氏为剑”,说明桃木曾用于制作武器,拥有除恶止暴的功能。后来虽出现了金属武器,但桃木作为祖宗之法,依然保有仪式性的用途。
《左传》载,先秦时,人们在冬天把冰块藏于地窖,到夏天取出来用。取冰时要将“桃弧棘矢”(用桃木做的弓,用棘做的箭)放在冰室内,以求解除灾患。先秦丧礼上,也要用桃木扫帚除灾。
《汉书·王莽下》载,王莽篡汉后心里不安,怕汉高帝庙鬼神作怪,命令武士进入高庙,用桃汤洒满墙壁,用赭鞭抽打。此处“桃汤”是用桃木煮成的汁液。
《毕万术》则说要准备四枚苍石和七枚桃,用桃木弓射之,然后将这些东西埋在周围,就可避免“鬼殃”。
元代出现“桃花女斗周公”题材,周公嫉妒桃花女解灾辟邪的本事,屡次设法迫害,却被桃花女一再破解。桃花女的战斗力,以及与险恶命运斗争的形象深入人心。桃花女是“人面桃花”和“桃木辟邪”的结合体。
桃花,潮汕戏曲《苏六娘》中的主要角色。桃花是一位聪明机智、俏皮可爱的丫环,歪戴桃色发饰,身着桃色袄裤,显得俏皮机灵,潮州木偶。
今天,桃花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光明娇艳的属性中,增加了阴暗负面的内涵,使之更有张力。
金庸《射雕英雄传》中写“桃花岛”,那些桃树是黄药师种植的,共同组成了一种阵法,阻碍他人的进入。有趣的是,桃木虽是辟邪的,可黄药师自己便是“东邪”。他“正中带有七分邪,邪中带有三分正”,性格怪癖,身形飘忽,有如鬼魅,这就使得“桃花岛”的意蕴更耐人寻味。
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中,春三十娘左肩上有一枝桃花印记,堪称“玉面桃花”,可她也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人传“桃花过处,寸草不生”。明媚娇艳的桃花,与角色阴暗邪恶的一面叠加,给观众带来比较立体的感受。
唐代道教兴盛,寺庙附近遍种桃花。道教是中国最土生土长的宗教,桃花是道教仙境之花的代表,二者可谓“天作之合”。而近些年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桃花树林里住着的是青丘狐。据《山海经》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当代人为青丘狐翻案,他们成了“狐仙”。这与“桃花”的转变正好相反,却又异曲同工,都是对传统内涵进行反转,以求得到不同的解读。
其实,硬要攀扯的话,在传统观念里,也能找到桃与鬼邪关联的依据。传说东海有一座山,山中有大桃树,东北方向盘结的大桃枝,名曰鬼门,万鬼所聚。民间有桃树只能栽在屋后,不能栽在屋前的说法,据说怕招邪招鬼。传统星相学也认为桃花星是凶星,“主男为痨病,女为风尘”。
先秦人们审美质朴,故有《桃夭》之颂歌。汉人追求长生,而有仙桃传说。东晋末社会动荡,人们渴求美好生活,“桃花源”应运而生。唐人追求自由与神仙世界,桃花便与道教紧紧绑定。宋人看中品德,桃花过于艳丽的姿色和易于飘零的特性,使之沦为“俗物”“短命花”。元明清桃花内涵囊括了前人所有。而桃木既能辟邪,又能招鬼,也是值得研究的。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的生存主要依赖于种植作物、采摘果实。桃树作为果树的一种,天然与中国土地契合,也深深影响了这片土地上的人。
中国的代表水果是桃(先秦“五果”之首)。而桃花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中国单是用桃花作地名的就达七十多处,如桃花坞、桃花坪、桃花镇。“桃李满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园结义”“桃花水”“桃红柳绿”亦各有其意义。桃文化可谓相对全方位地展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