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河口地区,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每年春天都有人从外地来捕鱼捞虾,然后在深秋回到老家。这些人被称为“渔雁部落”。他们没有在远海捕鱼的实力,只能像候鸟一样沿着沿海航道边缘迁徙,在河流入海的滩涂和浅海捕捞虾类。他们创造了大量的故事、渔歌和谚语。这些作品被称之为“古渔雁”。 “辽东湾好地方,潮涨流北上,潮落流南淌,早出乘流去,晚归顺潮涨……”
如今,能够聆听到裹着浓厚历史风情的渔歌和民间故事已属难事。一位70多岁的老渔民告诉记者,像他这样年纪的人,在渔村里已经不多了,小时候听祖辈们哼唱的渔歌、讲过的故事,已经记不起几个了。现在年轻人看电视、上网、喝酒,找乐的办法多着呢,谁还稀罕这个呢?
【由来】
古往今来,辽河口海域的二界沟小镇一直是特殊的打鱼人群体——“古渔雁”的落脚聚集之地。持这一生计的打鱼人没有远海捕捞的实力,只能像候鸟一样顺着沿海的水陆边缘迁徙,在江河入海口的滩涂及浅海捕鱼捞虾。因这一群体沿袭的是一种不定居的原始渔猎生计,故辽河口民间称其为“古渔雁”。他们在几千年的迁徙中饱尝了大自然风雨的洗礼和潮浪的淘练,形成了宝贵的、沉淀深厚的渔雁文化。
【特点】
由于生计的特殊性,古渔雁民间文学和一般海岛渔村的民间文学有很大的不同。鲜明的渔雁生计特点和原始文化遗韵对该群体的历史与生活、习俗与传统、信仰与文化创造等有全方位的反映。在形式方面,古渔雁民间故事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内容原始,较少发展和变化。
其主要特点是:
第一,与捕捞生活的依存性与伴生性。古渔雁民间故事是以捕捞为生计的特殊群体的口头文学,其传承历经千百年的岁月。从内容上看,古渔雁民间故事主要反映了这一群体对“渔雁”始祖的追怀,对海王、龙王和大自然的崇拜,对远古时代渔雁生活足迹的描述,对“古渔雁”群体中英雄人物的颂扬,对生产与生活中祭祀、婚丧嫁娶等习俗的解释等等。这些古老的叙事都与“古渔雁”群体的捕捞生活紧密相联,有着鲜明的依存性和伴生性。
第二,独特的区域性与行业性。“渔雁”群体长年生活在渔船上,识字的人很少,几乎所有有关航海、渔捞、祭祀等渔俗知识和技艺都是依靠口传下来的,传承内容与方式简单又原始。由于海上生产风浪大、船上空间有限,休息时间短,因而“古渔雁”故事在形式上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语言活泼生动。
第三,实用性与娱乐性。每逢打鱼人在海上作业,打根子、打樯网桩、下网、抬货、踩打桩板、渔船下水等劳作,都有短小、质朴的口头文学伴随其中,以激发人们的干劲和劳动乐趣。闲暇时又为旧时单调、封闭的“古渔雁”群体的日常生活注入了色彩和生气。因此,古渔雁民间故事曾是该群体重要的精神食粮。
可以说,古渔雁民间故事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海捞史,也是一部沟通中西文化的组成部分,堪称中华民族海洋文明的一朵奇葩。古渔雁民间文学以口述史的方式,比较完整地记述和反映着这一古老的人类文明,其神话、传说中的原始性,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古渔雁文学中关于古代渔具、造船、航海、加工的经验和技术的传说,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古渔雁文学中体现的敢于冒险、敢于开拓新航线、敢于发现新渔场的开拓精神,更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对强化海洋意识、发展海洋经济、净化海洋环境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传承】
二界沟的古渔雁民间故事蕴藏丰厚。近十多年来,辽宁文化部门曾挖掘、采录有近千则解释古船网由来和反映原始渔捞生活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并搜集渔歌一千余首。古渔雁的后代、渔民出身的文化人刘则亭能讲述数百则有关古渔雁的故事和传说,是古渔雁民间故事的重要传承人。刘则亭生于1944年,是古渔雁的后代。40多年来,他努力搜寻并记录着这逐渐淡出渔民们记忆的歌谣、传说、谚语,整理成书出版,录成录音带保存。刘则亭从小就愿意听故事,讲故事,对祖辈们靠渔而生的生活经历和有关“古渔雁”的故事很感兴趣。从老一辈的“古渔雁”口中,他听取了大量的有关“古渔雁”生产、生活的民间传说与故事。时间久了,便有了丰厚的积淀。
“渔雁的传统不能丢,打鱼人文化少,航海经验、观天谚语,还有民间小故事,都没有文字记载,完全是口传,等你学了文化一定要把这些记下来”。这是刘则亭祖父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让刘则亭一生致力于“古渔雁”民间故事的薪火相传。
刘则亭挖掘、采录搜集有近千则解释古船网由来和反映原始渔捞生活的神话、故事和传说,是当地知名的故事家。他从年轻时就有意从事古渔雁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理与保护工作,是辽河口古渔雁民间故事的集大成者。
2006年,古渔雁民间故事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刘则亭被授予“辽宁省民间艺术家”称号。2009年,刘则亭被命名为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眼下,刘则亭已经收集整理了近千个故事、渔歌、谚语,记录手稿近60万字,录制数十盘磁带,刘则亭通过挖掘、收集、整理古渔雁民间故事的资料,先后出版了《渔家的传说》、《渔家风物民俗史话》和《辽东湾的传说》,并有65篇故事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其中,《渔家的传说》于1992年获中国北方民间文学二等奖,《渔家风物民俗史话》于2001年获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优秀奖。
刘则亭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会做一天‘古渔雁’的守护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刘则亭的女儿和女婿对古渔雁文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并决心要将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下去。
由于生计的特殊性,古渔雁群在我国社会历代一直处于边缘状态,文献中也鲜有记载。古渔雁民间文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和反映了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近年来,这种生计方式在中国沿海和世界各地的海口地区中断,老一辈的古钓鹅相继离世,古渔雁民间文学濒临灭绝。基于此,辽河口二界沟古钓鹅的民间文献更是弥足珍贵,急需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