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走近黔北:探秘道真古老而神秘的仡佬族傩戏

 道真,仡佬族的故乡,傩戏的王国。在黔北这片热土上,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仡佬族傩戏艰难而坚韧地继续传承着。关于神,关于人,关于那些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故事,在神的面具下,在锣鼓声下,层出不穷。

“傩”是一种古老的驱鬼逐邪仪式,傩戏是傩祭的衍生物,是傩祭中娱人娱神的戏剧化表演,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道真仡佬族傩戏,至迟在元、明时期已流传境内。2008年,道真仡佬族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道真傩戏的形式甚多,有冲傩、打保福、阳戏、梓潼戏、和梅山、打财神、开天门、抛牌、煞铧、打粉火、酬山、谢土、跳坛、烧胎、上山王钱、上竹王钱、上尝新钱等240余种。

傩戏演出时,伴以锣、鼓、钹、铙、唢呐等多种乐器,或戴山王、二郎、土地、秦童、炳灵等多种面具,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祭祀与艺术相交融,庄谐并重,文武相戏。面具是傩戏表演的显著特征,作为“神的假面”,表演者从戴上面具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神的化身”。与其他地方的傩面具不同,道真仡佬族傩戏面具大都口、眼可动,能将角色展现得活灵活现,是迄今唯一存世的“活口”面具.

在民间,人们把跳傩戏的人称为“先生”。每当人们需要祈祷、实现愿望、超度故去的家人时,就会邀请“先生”到自己家里表演傩戏,表演的场次会根据主人家的要求和当时的环境来选择。傩戏的表演颇有讲究。在表演时间上,需要傩戏先生们根据《通书》预测吉时,才能开始表演,因为傩戏最初的形式是“请神上身”,请神需要选择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