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盒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关于起源有不同的传说。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彝族人为了捕猎野生动物,经常披着兽皮混入兽群。后来,这种对野兽的模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舞蹈,从而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种说法是三步弦,认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样子。总而言之,这说明“烟盒舞”起源于彝族人民的斗争生活。另外,据说烟盒舞一开始是没有道具的,但是因为节奏不统一,所以用拍手来统一节奏。后来有人玩装满黄烟的烟盒,发出悦耳的声音,于是用烟盒代替拍手。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今天的“烟盒舞”。
烟盒舞称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是一种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一种娱乐形式。烟盒舞,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彝族的民间舞蹈,彝族烟盒舞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制的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看过烟盒舞的可能会纳闷:舞虽然好看又喜庆,但跟烟民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从他们跳舞时手上拿的舞蹈道具——烟盒说起了。
说“烟盒舞”开始并没有道具,相传在很久以前,一位烟民在观看周围人在跳舞的时候,不经意间用手指敲起手中的烟盒,发出了“呱呱”的声音。但因节奏不统一而跳不整齐就以拍手统一节奏。后来有人用装黄烟的烟盒弹着玩,弹拨时会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人们就用弹烟盒代替了拍手!经过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创新;发展成为今天的“烟盒舞”!
烟盒舞流传在云南个旧、石屏、建水、开远、蒙自、通海、元江一带彝族民间的一种舞蹈。因为流传地区在红河北岸,又流称为江内彝族舞蹈。这种舞蹈因跳舞者双手手指夹住烟盒的底部与盖;以食指边弹边舞故名为“烟盒舞”舞蹈活泼、节奏感很强!“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内容有著名的技巧动作“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勾”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
”烟盒舞“和月琴的合奏也是不错的选择。他们各自的音乐都有独特的节奏感。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让人心情愉悦。舞蹈动作流畅,具有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起初,烟盒是牛皮做的。后来因为牛皮烟盒制作困难,携带不便,就改用竹片。竹烟盒质轻,声音清脆,所以久负盛名,历史悠久。可以说,如果没有烟民,就不可能形成这种独特的、有文化的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