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闽西汉剧跟诏安外江戏有什么关系呢?为何会有“南国牡丹”之称?

  闽西汉剧,旧时称“外江戏”,又称“乱弹”,是福建地方剧种之一。脱胎于外来戏曲,吸收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于闽西、粤东、赣南及闽南部分地区,并流传到台湾省和东南亚地区。

  闽西汉剧源于湖南祁阳的楚南戏即祁剧,自清代乾隆年间传入闽西,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期间不断吸收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于嘉庆年间逐步衍化成闽西本地的地方戏曲剧种,20世纪30年代初定名为汉剧,20世纪50年代末为与湖北汉剧相区别,正式改称闽西汉剧。

  闽西汉剧音乐以西皮、二黄为主,并有昆腔、梆子腔、弋阳腔、佛调、民间小调等多种声腔;角色行当有小生、老生、丑、乌净、正旦、青衣、婆角等;以外江弦即闽西人称“吊规”作伴奏弦乐,配之以月琴、三弦、月胡、笛、唢呐、古筝、琵琶及青铜大锣、圆通大鼓等各种乐器,舞台气氛热闹、紧张。

  关于闽西汉剧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来自湖北汉剧;一说是由广东北转闽西;一说与湖南祁剧、江西东河戏有更深的渊源。

  从闽西“乱弹”的兴起到发展成为闽西汉剧的历史轨迹,以及剧目、唱腔、表演程式等特色看,都与湖北汉剧存在很多的差异,相近似的也仅一小部分。至于广东汉剧,虽亦与闽西汉剧同样称“乱弹”、“外江戏”,但它却是从徽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据此,前二说均明显地有较大疑点。而从闽西先民的徙闽的经过路线和闽西汉剧的行当、唱腔,乐器等方面看,跟湖南祁剧,江西东河戏的渊源关系较为密切[1],因此,第三种说法,似更为可信。这里试从几个方面作浅析:

  (一)闽西客家的先民,是由中原向南流徙,先聚集江西,尔后经宁化入闽,随即衍居闽西,粤东各地的。这一条南迁路线,是古代中原人民和南方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文化交流当然亦循此道。因此,有理由说:闽西早期戏剧的出现,与流行于江西的剧种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湖南的祁剧早就流传于江西,并对赣剧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据地方史志记载,1736年(清乾隆元年)寒食节,湖南祁剧“新喜堂”戏班,曾由江西到宁化的坊田乡池氏祠堂演出。随后便有湖南戏班和江西戏班进入闽西串演。影响所及,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的弹腔,迅速在闽西流行起来。到了嘉庆年间(1796~1820),开始出现了闽西本地的弹腔艺人。据有关志书记载:连城县罗坊乡的罗昌银,于嘉庆年间从师湖南艺人陈春生。道光以后,龙岩万安也相继出现了韩志安、韩仕昌、罗忠秀、罗纪藩等艺人。咸丰时,闽西已有由本地人组建的乱弹戏班,如以永定县吴汝汝为班主的“梅花班”就是其中之一。

  (三)湖南祁剧,江西东河戏的主要弹腔分为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闽西的“乱弹”亦有南路和北路之称。至于湖北汉剧、徽剧的皮黄调,并没有“南北路”的叫法。在乐器方面,湖南祁剧有称“四大件”的祁胡、月琴、三弦、板胡;后来形成的闽西汉剧也有称为“四大件”的头弦、月琴、三弦、琵琶等。而且闽西汉剧的主乐器头弦,通称“吊规”,又称“外江弦”,与祁剧的主要领奏乐器祁胡还极其相似,两种乐器发音尖细而清亮的特点也相同。此外,这两个剧种都同有打击乐的主要乐器:大铜锣。

  (四)在行当方面,祁剧分“四行”、“九门头”;东河戏分“四行”,“九角头”;而闽西汉剧则有“四门”、“九行头”之说。这里也隐含着三者相互关联的脉络。

  闽西汉剧与社会经济变迁的进程相契合。在闽西的社会经济结构中,不仅作为当地社会的祭祀仪式,而且成为民间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当地社会。同时也成为村民娱乐和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此外,还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在台湾省,“吃肉吃三层,看戏看乱弹”的说法,指的就是“乱弹戏”的盛行。随着两地戏曲工作者的密切接触,闽西汉剧也成为两岸民俗交流的又一重要桥梁。2012年11月,武平汉剧团应邀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旅游节”。大型古装汉剧《定光佛缘》首演,来自台湾省的200多位嘉宾观看了演出。演出过程中,掌声和欢呼声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