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卡斯达温舞来源 卡斯达温舞演唱时的二声部是怎样的

  卡斯达温舞主要流传于四川阿坝州的黑水河流域,因为舞者跳舞时身穿“甲衣”,是以汉语俗称“铠甲舞”。“卡斯达温”是黑水方言,“卡斯达”为“铠甲”之意,“温”或“贡”是“穿”的意思,“卡斯达温”是古代黑水民族出征前,勇士们祈求胜利,其亲属为他们祈求平安吉祥的民间祭祀歌舞活动。舞蹈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在音乐上,有在各民族中独一无二的、罕见的风格特征——二声部。

  卡斯达温舞是由什么活动演变而来的其独特的二声部是哪二声?

  据考证,“卡斯达温”最初可能是古代羌族部落在游牧和狩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祭祀仪式。唐代以前,由于黑水河流域战事连连,是以逐渐演变为士兵出征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现已成为节日、庆典、葬礼等祭祀仪式中的歌舞活动。

  卡斯温舞是一种以歌伴舞却无乐器伴奏的舞蹈。表演时,先由男子先唱女子随唱,一个曲调反复演唱。音乐的节奏是固定的,在唱歌时边跳边换队形。为了使舞蹈有起伏,伴唱往往分两部分进行,即说唱的高音部分和副歌的低音部分。歌曲悠闲舒缓,舞蹈动作却瞬息万变,从而形成了慢歌快舞的特点。此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旋律的过程中,男女声各有个性特征,女声高于男声,层次分明。特别是在两个声部上形成了一个小七度音,男声粗犷狂呼,女声虔诚祈祷,造成了两个声部的极度紧张,勾勒出了一个身穿铠甲的战士在高山旷野、空旷山沟、举刀狂啸的画面,充分体现了藏族豪放不羁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