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乱弹是浙江的一种传统戏曲。唱腔风格非常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中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舞台语言融合了中原音韵和台州官话,充满了民语乡韵,通俗易懂,别具一格。乐器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常两类。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台州乱弹的脚色行当可分为“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
台州乱弹起源于什么时期其乐器伴奏有哪两种分类?
台州乱弹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浙东南,以台州为中心及附近的温州、宁波、绍兴、金华、丽水等地区。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以“乱弹”命名的戏剧。相传“乱弹”之名源于清朝乾隆皇帝南巡,两淮盐商动员全国100多个地方剧种等候接待。当地官员为了便于上奏将各剧种分为“雅、花”两个部分。雅,单指昆曲;花,就是杂,杂者为乱,所以统称“乱弹”。一时间,乱弹腔遍布全国,形成了“民不知书,独好乱弹”的景象。几经沉浮,唯台州乱弹沿名至今。台州乱弹以“乱弹”作为一个剧团,代表一个剧种,又被称为“天下第一团”。
台州乱弹的唱腔非常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中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其唱腔高亢激越,表演粗犷奔放,文戏武做,武戏文唱。尤其是独特的表演绝技,如耍牙、钢叉穿肚、双骑马、抱瓶滑雪、雨伞吊毛、甩火球等,为戏剧界所称道。其舞台语言融合了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话,充满了乡土气息。伴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类。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台州乱弹的角色行当分“上四脚”和“下四脚”,“上四脚”包括生、旦、净、丑,“下四脚”包括外、贴、副、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