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以其古朴醇厚的魅力,打动人心。池州傩面具吸收融合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雕、绘画等内容,是民间艺术的精华,也是研究古文化、地域风情、民俗工艺的文物。傩面具从民间手工艺品演变为傩神,真实地代表了古代人祈神保佑、驱鬼避疫、消灾纳福的美好愿望。
池州傩戏起源于什么时期其传承意义有哪些?
池州傩戏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属于《论语》里记载的“乡人傩”。起源于明代,流行兴盛于清代。主要分布在九华山附近的贵池、青阳、石台等地,其中以贵池区的山村分布较广,当地有“无傩不成村”之说。
池州傩积累了从古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量文化信息和艺术特征,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宗教、人文、戏剧、美术、民俗、考古等方面为学术界提供了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文物特别是历史悠久的史料匮乏,难以证明人类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交融活动。但多年不变的池州傩,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人们从驱邪除疫、崇神祭祖、消灾享福、娱神娱人的蜕变过程,留下了珍贵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