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主要流行地以上海为主,也包括苏南、浙西一带。明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与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流行于什么地方?
江南丝竹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乐器组成,故名。丝竹乐队编制灵活,以二胡和笛子为主要乐器。乐队成员一般三到五人,多则七八人。丝竹乐队的组合带由“丝”和“竹”组成。“丝”演奏的乐器包括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队表演的乐器主要有笛、箫、笙等,此外还有板、板鼓、碰铃等其他乐器。上海郊县的丝竹乐队中,有京胡、板胡、碟子等乐器。曲式结构上可分为基本曲调的变奏、类似于西洋音乐回旋曲式的循环结构和多曲牌联奏的套曲三类。
江南丝竹广泛流传于今天的苏南、浙西、上海等地区,而在江南广大地区虽然很流行,但不同地区之间的风格却完全不同,主要是因为农村和城市的差异。因为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多是注重修养的中上层人士,注重修养,所以风格典雅华丽,而农村则常用号锣鼓,气氛十分热烈,风格较为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