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的演奏不同于其他乐器,因为它需要一种不同寻常的演奏方法——鼓腮换气法,即鼓起双腮让空气从鼻孔自由进出肺部。口中鼓起的脸颊是吹羌笛时气流的仓库和中转站。其实这是一种循环通风的方法。无论一首乐曲是长是短,一口气吹完,演奏永远不会停止。
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赤布苏、沙坝地区的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族人从西部地区带来的。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时,成为五孔;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羌笛的代表曲目有《折柳曲》《思想曲》《莎郎曲》等。
羌笛是中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最初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故又名“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四个音孔,到公元前1世纪,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个音孔。现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后汉马融《长笛赋》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的记述。
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一致、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筒管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
管身用岷江上游高山特产的油竹(竹节长、管身细)削成,状如方筷,选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竹管,削去竹外皮成方柱形(有的将两管相邻外皮削平),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管身无节,全长13-19厘米,管口直径2厘米左右,上开五或六个按孔(孔距相同),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蒲片作为簧片。
演奏时,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音域c1-c2。羌笛吹奏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即使是一首简单曲调,其技艺性要求也很高。另外,羌笛在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羌笛竖着吹奏,两管发出同样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并带有悲凉之感,它最常见为独奏的形式,也可为歌舞伴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表达的内容广泛,主要传递着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怀。
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历史文化除了靠羌族释比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是交流、传承的一种重要渠道。因而它对羌族人类、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羌笛的音律、音色、演奏技能独具特色,是中国民族乐器学中具有价值的研究对象。
悠扬的羌笛响起,虚无缥缈,引人入胜,立刻就能把人带入另一个空间。这种奇怪的声音可以穿透人心,带你进入一段曲折动荡的历史。听着这动人的声音,看着大师不断变化的面孔,仿佛感觉到,古老的羌人正咬紧牙关,忍辱负重,从北到南,一步一步被历史的硝烟所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