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诗人王之焕的这首《凉州词》,成为千百年来的绝唱。羌笛的声音委婉苍凉,让人对塞外大漠的景色和古羌人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无尽的遐想。
羌笛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众多古籍和诗词都对其有相关记载。东汉马融《长笛赋》云:“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历时千年羌笛无论从外形还是称呼都发生了变化。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笛三孔”,唐代《乐府杂录》载:”笛,羌乐也。“可见其历史久远,堪称管乐之父。古羌笛既是乐器,又是鞭竿,故有“吹鞭”之说。
羌笛是羌族独有的乐器,虽称为笛,却双管竖吹,不同于常见的横笛,其音量有限,适合男子独奏,在羌区广泛流行。它作为羌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羌族人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情感,和羌族历史演变的一种印记。
在北川,羌笛制作与演奏技艺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川羌族小伙黄景何是北川羌笛制作与演奏技艺的市级非遗传承人。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其传承仅靠口传心授,让这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保护。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传承、保护羌笛制作与演奏技艺,北川将羌笛不断融入舞蹈、舞台剧和民俗活动,并多次举办非遗活动,开展非遗培训班,非遗进校园,送文化下乡等丰富多彩的展现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技艺。如今,北川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项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中。
羌笛管身无节,粗如小指,全长13-19厘米,上开有五或六个按孔。羌笛制作需采用北川高山特产的油竹或箭竹作为原材料,保证音色的质感。制作时将原材料削成两支筒径、长度一致的方柱状笛身,在首、中、尾三处用细线捆扎。笛管上端装有4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并在上端约3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蒲片作为簧片,用以发音。确定音准则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及筒管大小定音,孔距之间必须相等,否则音准不一。
羌笛演奏方法与众不同。吹奏者使用鼓腮换气法,吸气时压缩腮部储存的空气,经验丰富的吹奏者可连续演奏,往往一曲笛声不中断。羌笛在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即使是一首简单曲调,也能让人感受到音律的层次之美、情感之美。
悠悠羌笛声、绵绵羌山情。羌人用羌笛传递着情感,抒发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羌笛响起,其音清细激越,沿着羌寨古老斑驳的石墙盘旋而上,与天地精神往来,与映日朝霞争辉。绕过石碉,绕过寨房,在北川高山峡谷婉转回荡……
如今,在北川,羌笛从未抱怨过杨柳,羌山的春风雄伟壮丽。画中有凤凰涅槃,一管羌笛,将羌族子弟的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