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戏,又叫弦子戏,又叫北调子、糠窝子,是一种弦索系统的古老剧。流行于山东、河南、苏北、河北南部、安徽北部。源于元明以来中原地区流行的歌谣诗。因为其主要说唱曲调“柳子”通俗易懂,影响很大,所以被称为柳子戏。柳子戏兴盛于清代中期,是中国四大戏曲之一。源于元明以来中原地区流行的俗曲小令。兴盛于清代中叶,曾与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合称为“南昆、北弋、东柳、西梆”。
柳子戏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200余出,音乐唱腔曲牌600余支,这一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柳子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演出剧目曾达到三百余种,流传至今的有一百余种。
柳子戏的伴奏乐器主要有竹笛、笙、三弦,伴奏时以单旋律的随腔齐奏为主。在伴腔时,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与唱腔相同,而笙和三弦则可加花变奏;演奏过门时,笛子可即兴发挥,与笙和三弦构成支声复调,艺人称其为“严丝合缝”“风雨不透”。柳子戏的乐队由丝竹乐器和打击乐器两部分组成。丝竹乐器俗称文场,以笛子、笙、小三弦为主,兼用唢呐;打击乐器称武场,包括板鼓、大锣、小锣、手镲、小镲、堂鼓、四大扇等乐器。打击乐合奏时,发出“荒、扑、歹”的声音,音调鲜明,与其他剧种多有不同。
柳子戏属于多声腔的曲牌体剧种,共有曲牌三百多支,分主腔、客腔两大类。其唱腔是由众多不同宫调、不同板式的曲牌所构成的。在它的唱腔曲牌中,既有粗犷奔放、质朴劲拔的“粗曲子”,又有缠绵细腻、典雅华丽的“戏曲子”。
主腔为弦索腔,也叫“拉罗腔”,多来自弦索,字少腔长,每支曲子由引子、主曲和尾声三部分组成;客腔包括昆腔、弋阳、乱弹等,吸收融入了其他声腔的曲牌,分《黄莺》《驻云飞》《锁南枝》《山坡羊》《娃娃》五大套,每一曲牌又有正体和变体等几种唱法。
其音乐风格,既有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的“调子”“赞子”等,又有文雅大度、宫廷色彩鲜明的“风入松”“步步娇”等。柳子戏唱腔以明清俗曲为主体。同时,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了其他多种声腔的曲调,逐渐衍化为自己的曲牌。
明代洪武年间,宫廷戏曲传入清丰县,唱腔音乐多为“南北合套”形式。它与当地流行的俗曲小令如《柳子》《黄莺儿》《山坡羊》《锁南枝》《耍孩儿》等结合,并以《柳子》定调,逐渐形成柳子戏。这一新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
清初,《聊斋志异》作者、山东淄川(今淄博)人蒲松龄就曾编过“戏三出”:《考词九转货郎儿》《钟妹庆寿》《闹馆》。清代光绪年间,柳子戏班社遍及清丰、濮阳的广大城乡,河北、山东和安徽的相邻地区也有柳子戏演出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柳子戏几经磨难,艺人们或改唱他戏,或弃戏务农,只有个别剧社勉强维持演出,惨淡经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子戏这一古老戏种得到恢复和发展。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发展,柳子戏的优秀传统剧目《孙安动本》《玩会跳船》《红罗记》《五台会兄》《张飞闯辕门》《白兔记》等得以恢复上演,还改编移植了《琵琶遗恨》《王昭君》《花木兰》《卧龙求凤》《江姐》《法魂》等一大批优秀剧目。
柳子戏曲包含了明清以来流行的各种古老声腔,保存下来的有600多种。大多结构严谨规范,曲调委婉,曲调完整,调式丰富多样,风格各异,音乐旋律和结构也不同于其他剧种。这种自成体系、自我呈现的音乐结构在明清戏曲音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