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磐等特点,故称“中国白”。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做工精美绝伦。德化民间雕塑艺人将雕塑与瓷艺相结合,擅长制作白瓷观音,所做白瓷观音仪态生动,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德化白瓷不求色彩的华丽,而追求质朴、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对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定位与取向是准确的,充分显示着历代匠师们的创造智慧。如果说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称着于世,德化白瓷则是以乳白色为主,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显示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相比之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化瓷有什么特点?
德化有独特的瓷土资源。自宋代形成以来,历代能工巧匠就利用这种独特的、具有柔和美感的瓷器,发挥他们的"迁想妙得"和技艺,达到材质、题材、技艺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德化瓷雕是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兼收并蓄,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形象刻画吸收了石窟艺术的养分,其衣纹处理深得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神韵,表情静谧安逸、端庄慈祥、气势纵横飘洒、静中取动、节奏抑扬顿挫、疏密有致。
2.熟练的捏塑技巧。德化瓷雕塑的传统技艺有捏、塑、刻、搓、削、刮、接、擦、划等。其中捏塑法更是令人叫绝,人物的手、足、珠串、花饰、缨络都是随后捏成,其精巧纤秀,工细逼真。
3.德化瓷雕,突破了官窑的各种繁琐羁绊,没有宫廷用瓷的富丽工臻意味,充满了有趣生动的民间生活气息。它取材广泛,构图简洁明快,舒展流畅,表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这种艺术境界是官窑产品无法比拟的。
4.德化瓷器,在刻花和浮雕装饰方面,将工艺之美和材料之美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温文尔雅,高贵含蓄的名窑气质。尤其建白瓷的装饰或刻划并用,或浮印兼施,其积釉处浓淡分明,层次丰富。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与优雅温润的瓷质结合紧密,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5.瓷胎细腻,透光度极好,是其他地区白瓷所不及的。德化白瓷则用氧化硅含量较高的瓷土制成,瓷土内氧化钾含量高达6%,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而它的瓷胎致密,透光度好。
6.德化釉为纯白色。从外观上看,其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流传欧洲后,法国人又称为"鹅绒白"、"中国白"等。
7.能于各种雕像中见性格,如达摩的庄严,观音的温柔,寿星、罗汉之类的诙谐。
8.可以充分利用对比的手法,装饰性很强。比如雕像的衣服多取随风飘动之举,一举一动,对比强烈;面部刻划细腻,衣纹则深而洗练,主次分明。
9.德化瓷质感极佳。它的佛像大多追求纯粹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感美,摒弃色彩斑斓的装饰。其中尤以明代何朝宗所作的.瓷观音最为著名。
德化瓷雕题材丰富。宋明时期有如来、观音、达摩,弥勒、罗汉、祖师和王母、帝君、八仙、麻姑、寿星等等。明清以来,取材范围更为广泛,如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天女散花、吹箫引凤,哪吒闹海,历史人物屈原、苏武、班超、关羽、岳飞、郑成功、李白、杜甫、卓文君、蔡文姬、穆桂英、梁红玉、西施、昭君、貂蝉等,戏剧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黛玉葬花、红叶题诗等。此外,还有虎、豹、狮、象、龙、凤、鹤、鹿、牛、马、麒麟等动物和盆梅、花鸟,都成为瓷雕题材。其中观音就有72种姿态造型、大小规格200多种。瓷观音自明代以来,已成为德化瓷雕的传统产品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