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安顺地戏为何会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

  地戏是贵州安顺一种流行的民间戏曲。史料记载,地戏是明初朱元璋“调北征南”时军队带入并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地戏属古傩戏中的一种——军傩。傩的本意,在殷代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宫廷仪式。参加仪典的人头戴面具,挥戈扬盾,且歌且舞,岁祝平安。贵州安顺地戏是古傩发展到元朝时期的一个分支。

  地戏演出的风格是以讲唱为主,保持了盛行于宋元时代的讲唱文学的体例。  地戏演出时间分为两个节令:一是新春佳节,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地戏队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续修安顺府志》);一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正值稻谷扬花时节,“求神”护佑以获得庄稼丰收。由于所跳剧目是一部长篇“大书”,一般要跳十天至半月之久。

  地戏演出的最大特征是演员头戴木刻假面。假面,俗称“脸子”,用丁木或杨木刻制而成。一堂地戏的面具有多有少,根据剧本人物来定,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

  面具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但如地戏的表演风格、面具样式、剧本形式,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是屯堡人独有的艺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其所包含的原生性、宗教性、戏剧性、民俗性、美学性,为我们去思考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何以博大精深,提供了仍然存在于人们视野的范本。

  安顺地戏与江南傩舞、安徽傩戏有着渊源关系而又独具特色,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防御周边土著反抗的环境中,成了的屯堡村民娱人娱神的戏剧艺术。

  安顺地戏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广受海内外人士关注,曾造访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欢迎,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

  安顺地戏主要以自称“老汉人”的屯堡村寨为主,受其影响,相邻左右的苗族、布依族、仡佬族村寨也有数十个会跳地戏。因脸子制作不易,有固化剧目的功能,故不同村寨有不同的演出剧目,因之传承多由村落内大姓村民代代相传,其演员亦只有家族传承,无传统戏曲意义上严格的师承关系及拜师仪式等。

  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地戏在安顺周边的娱乐和社区交往圈越来越小,不断呈萎缩甚至消失现象。

  据90年代相关资料统计,安顺周边的地戏有三百多堂,现在不到一百堂。而且地戏剧本和脸谱的分离破坏也很严重。演员年龄偏大,团队数量逐年减少。这一个中国戏剧史上的这个古老剧种,需要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