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剪纸传承的意义

  剪纸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手工艺。有人说剪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甚至更早。同时,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剪纸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时,人们便将美丽多彩的剪纸贴在家里的窗户、墙壁、门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

  剪纸传承的意义有哪些?

  中国剪纸工艺有其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据说最早的剪纸艺术出现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3世纪。当时,人们利用各种薄片材料,通过雕、镂、剔、刻、剪等多种镂空雕刻技法,在诸如金箔、皮革、绢帛、树叶等材料上剪刻纹样,制成各种工艺品,这便是所谓的早期剪纸艺术。

  到了唐代,民间开始流行剪纸招魂的风俗,这就促使剪纸艺术开始进入大发展。从出土文物便可以看出,那时的剪纸技艺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剪纸画面构图完整,细腻精致。此外,在唐代,人们还利用剪纸做印花板,将厚纸雕刻制作漏版印花板,然后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打造出美丽的图案。

  明清时期,剪纸技艺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这时候的剪纸工艺应用就更加广泛了,例如:民间彩灯的花饰,扇面的纹饰,剌绣的花样等,均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经过加工而成的。当时民间更多的人是将剪纸作为一种家居装饰物,用以美化家居,比如窗花。不仅如此,明代的“夹纱灯”也是很有名的。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用烛光映出花纹,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如今人们管它叫“走马灯”。

  从民国到现在,中国南北的剪纸艺术都可以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来表现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剪纸作为原始艺术的载体,在造型上总是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它善于将不同空间和时间的物体组合起来,通过一种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改变对象的性质、形式,进而改变自然原形的惯常标准。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土壤,广泛表现在民间信仰和生活习俗之中,鲜明地反映出我国民间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的民俗文化之一。而且剪纸融入了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善恶判断。中国民间的吉祥剪纸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贴在窗棂上的“窗花”和贴在门楣上的“门笺”,到祭神祀祖的“供花”和婚嫁喜庆时的“喜花”、“礼花”;从美化环境的“炕围花”、“顶棚花”,到用作刺绣花样的“鞋花”、“荷包花”,寓意吉祥的剪纸,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思想和情感。

  剪纸中常见的吉祥题材有:福、禄、寿、喜、如意、盘长、方胜、三多、鹤寿双全、五福捧寿、吉庆有余、耄耋长寿、长命富贵、金玉满堂、连年有余、瓜瓞绵绵、事事如意、竹报平安、喜上眉梢、指日高升、岁寒三友、四君子花、六合同春、鲤鱼跳龙门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继续应用这些吉祥图案的剪纸时,其中所蕴含的意义也随之有所升华。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是中国剪纸中常见的题材。

  剪纸和看戏是农村妇女最喜欢的事情。她们对戏曲所表现出的特殊的感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使她们将戏曲中的人物与场景,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创作成不同样式的剪纸作品,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千家万户,从而使戏曲得以在更大的空间流传。一幅幅戏曲剪纸就如同一出出凝固的戏剧,在农家的村舍、炕头、窗户上继续着永不谢幕的演出,抒发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景仰之情,对善恶美丑的判断。因此,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