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鼓乐,海外又称绛州大鼓。是指新绛县流行的锣鼓、吹打乐,因新绛县昔称绛州而名。凝结和沉淀了千百年来黄河儿女的传统文化。粗犷豪放,慷慨激越,火热洒脱,雄浑奔放。借助鼓、锣、钹、弦、竹,特别是鼓的每一个声部的最佳声音,花打拍子的运用,丰富多样的音乐词汇,诉诸观众的人、动物、物的视听形象,可以翻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被誉为山西鼓乐艺术“三绝”之首,中国鼓乐艺术的“国之瑰宝”。
绛州鼓乐绛州鼓乐分为社火锣鼓、鼓吹锣鼓两大类。鼓吹锣鼓主要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社火锣鼓则以花敲鼓、穿箱锣鼓、车鼓等为主。无论击鼓的技法、奏击的曲调,还是综合表现形式,绛州鼓乐都独具特色,有别于其他任何地方的锣鼓。其技法丰富多变,曲调旋律刚柔并济,综合表现形式更是精彩纷呈。其中,花敲鼓在绛州鼓乐中最具代表性。它所使用的乐器,只有鼓、板两类,也称干鼓。目前已总结出的敲奏方法多达10余种,即击鼓边、敲鼓边、磨鼓钉、蹭鼓面、打鼓帮、抽鼓皮、磕鼓环、碰鼓架、单槌滚、双槌擂、槌相搓、槌相击、槌相打、槌相挑等。这些技法使得绛州鼓乐在表现刚劲时,音域粗犷宽广、大气磅礴、虎虎生威;表现温柔时,则柔和细腻,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这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刚柔并济的优美旋律,令人赏心悦目,如醉如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绛州鼓乐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先后挖掘、整理出一批如《秦王点兵》的传统曲目,创作出一批如《滚核桃》《老鼠娶亲》等一类生活气息浓厚的现代曲目,使中国打击乐舞台面貌为之一新。
先后7次获得国家“群星奖”,《秦王点兵》《滚核桃》并分别荣获第二届群星奖金奖和银奖;《啦呱》《老鼠娶亲》荣获第九届群星奖金奖;《晋南花鼓》荣获第十届群星奖金奖;《黄河船夫》荣获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荣登榜首;《杨门女将》荣获第十四届群星奖大奖、创作奖;《牛斗虎》荣获第十五届群星奖,在全国性的锣鼓擂台赛上连折桂冠,屡获大奖。数十次巡演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中国打击乐协会专家称为“传统文化的精品,中国民族打击乐的‘名片’”。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世界精湛的鼓艺在中国,中国最优秀的鼓艺在山西,山西最出色的鼓艺就在绛州。”2003年绛州鼓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中心录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数据库”,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绛州鼓乐《鼓韵龙腾》荣登央视春晚,2018年绛州鼓乐《鼓舞新时代》荣登央视戏曲春晚,2019年绛州鼓乐《鼓韵盛世》再次荣登央视戏曲春晚,2020年9月绛州鼓乐《鼓舞中华庆丰收》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取得圆满成功。在新时代,绛州鼓乐将步入一个艺术化提升、产业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在市场经济机制下的绛州鼓乐,不断发展壮大,在政府扶持下改变原有的经营模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机制,吸引了全县从事鼓乐艺术的团体与个人一起参与,通过市场化运作调动鼓乐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规范绛州鼓乐的发展,扶持当地原创鼓乐作品、民间鼓乐团体,把具有发展潜力的鼓乐团队纳入政府视野,让其发展壮大,以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全县文化形象和民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了使学生对绛州鼓乐有了了解和体验,对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2010年至2021年该县每年都进行鼓乐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鼓乐魅力、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自“鼓乐进校园”活动开展以来,成立了30所鼓乐基地校,鼓乐团的老艺人进入到校园,为学生手把手教授鼓乐知识,在近年的鼓乐进校园的开展中,几乎每所学校都会敲打《秦王点兵》《牛斗虎》《老鼠娶亲》等经典曲目。鼓乐专场下乡演出活动2020年,绛州鼓乐深入全县各乡镇、村举办“幸福新绛欢乐行”鼓乐专场下乡文艺演出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方式的鼓乐进行文艺宣传,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补齐了精准脱贫的“精神短板”,达到了“志智双扶”的效果。鼓乐《鼓韵龙腾》《秦王点兵》《老鼠娶亲》《牛斗虎》《黄河船夫》等鼓乐节目在演出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中一一展现,精彩的演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文化盛宴,又传播了党的好政策、好声音;既敲响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又弘扬了传统文化,达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目的。